第354章 裝病(2)
章節報錯
振華還沒走的時候,教委的鄒主任和張會計,又來看望老夫子,卑躬屈膝。
老夫子躺在床上,張著嘴喘息,說道:“東灣小學不恢復,我老頭子……死不瞑目!”
鄒主任拉著振華出門,求饒似地說道:“振華村長,你行行好,幫我們勸勸老夫子吧!”
振華掏出香菸,給鄒主任發了一根,自己也點上,嘆氣道:“鄒主任,你也行行好,幫幫我們東灣村的孩子吧。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看在老夫子的面子上,行不行?一個老人家,不圖一分錢,為了孩子,不惜把自己的老命搭上,您說,值不值得你感動?”
鄒主任嘆氣:“我沒有決定權啊!”
振華想發火,又忍住了,笑道:“那行,你把老夫子帶去縣局,讓老夫子去跟縣局領導說。”
“這不是刁難我嗎?我是幹部,不符合程式的事,不能幹!”鄒主任翻白眼,又氣呼呼地說道:“明天你跟我一起,去縣局反映。縣局同意了,我絕對沒意見,大力支援你們!”
振華一笑,回到病房裡告知老夫子。
第二天一早,振華打扮打扮,把自己收拾的精神利索,跟著鄒主任一起去縣裡的教育局。
局裡領導很耐心地聽完了振華的訴求,又聽取了鄒主任的彙報,說道:“我們局裡調查一下這個事,討論討論,三天之後,給你通知。”
振華道謝,心裡升起了一絲希望。
三日之後,縣局的意見下來了,東灣小學不能完全恢復,但是,作為河東鄉中心小學的一個教學點,下學期,重新開設一二三年紀!
至於教師,則由東灣村從地方上招聘民辦教師,工資每月二百一十塊,由鄉教委負責解決。
老夫子終於開心了,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振華有些高興,又有些頭痛,因為村裡要負責招牌民辦教師。
鄉教委只給了三個名額,說只能負擔這三個老師的工資。
振華和老夫子葛守道等人開會商量了一下,敲定了幾個人選,委託老夫子去考察,並且詢問備選者的意思。畢竟每月二百一,這工資不算高。
備選人之中,包括齊磊的妹妹齊紅霞。紅霞初中畢業,今年十八歲。
距離秋季開學還有兩個月,老夫子卻立刻行動,迅速敲定了三名老師,請振華和村裡定奪。
振華和葛守道都沒意見,也尊重老夫子的決定。
於是,東灣村又多了三個民辦教師,其中包括齊紅霞。
振華又私下找了田開芳老師,請她對這三個女孩子,簡單培訓一下。這時候的田開芳,已經是中心小學的校長了,也面臨退休。她是東灣村的人,事關家鄉的教育事業,自然也不推辭,一口答應了。
九月一日,東灣小學復課,再一次響起了讀書聲。
那些低年級的孩子們,終於免去了每日奔波之苦。
老夫子喜笑顏開,每日裡拄著柺杖,在學校前後轉來轉去。
然而,振華卻感覺有些淒涼。三個年級,一共只有五十個學生。這個教學點,又可以維持多久?
同時,四五六年紀的孩子,依舊還在鄉中心小學讀書,每天還要走很遠的路,還是很辛苦。
振華在思考,在謀劃,召集村幹部會議,跟鄉里要資金,去縣裡跑門路,準備年後修路,把通向鎮上的土馬路,修成砂石路!
村幹部會議上,葛守道苦笑道:“振華的想法,我很支援啊,可是錢從哪裡來?這條路太長了,如果是一里路二里路,我們還可以集資修一修。這五里長的土路,修起來要多少錢?算過沒有?”
作為村書記,葛守道自然也想做些事。
而且,他這一屆之後,也退休了,想留個名。
蔡興美也搖頭:“鄉里已經明確答覆了,不會撥款下來的。靠著村裡集資,不可能修起來。”
何乃亮也說道:“就是啊,河東鄉這麼大,還沒有哪個村子修路的。全鄉都沒有先例,我們去要錢,肯定要不來。”。
振華堅持己見,說道:“萬事開頭難。我覺得,只要我們開個頭,後面的事情就好辦。或者說,我們每年修一點,慢慢修,總比現在好。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嘛。”
葛守道想了想,問道:“你有具體的工作思路嗎?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