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愛好和平(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霖在城郊,野炙春魚,招待大遼使者。
大魚被隨行的御廚收拾乾淨,雪白的魚肉就像雪花般般一片片削下來,契丹使者看著這熟悉的一幕,不知怎的,就想起曾經鼎盛時期,大遼的頭魚宴來。
幾個紅衣親衛生起火來,將整尾的肥魚架在火上灸烤,將早已調配好的湯汁淋在肥魚身上,火焰劈啪作響,魚身漸漸變得金黃。
濃郁的香氣散開,楊霖笑著先夾了一塊,放到小劉貴妃的跟前的盤子裡。
“你們在西邊,屢破番邦蠻夷,朕在大夏也有耳聞。朕與遼帝,私交甚篤,惺惺相惜,今見他成就大業,心中不免替他開心。”
楊霖笑吟吟地說道,在場的包括他自己,只有小劉貴妃一個人信了。
虞世南笑道:“官家此言,讓外臣等人,心中感動,回國之後,一定轉告陛下。”
楊霖又親手調了些蘸料,用湯勺盛到跟前小劉貴妃的碟子中,如此憐愛恩寵,讓身邊的人不禁側目。
劉瑤也有些羞赧,素手輕施,便幫著他夾起魚肉來。
楊霖舉起酒杯,嚐了一口,道:“這次通商一事,在朕看來是雙贏之舉。世人皆知,朕不愛打仗,唯愛和平。若是能開市,當然是最好不過的。至於說廢除商稅,朕覺得有些操之過急。”
“若是將商水取消,難免有些商戶投機取巧,走私些違禁貨物,給大夏和大遼都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遼使們嘴角不自覺地一撇,虞世南看了一眼楊霖,心中暗道,你還好意思說自己不愛打仗。
自從你竄起來之後,哪一年消停了,不愛打仗夏朝國土比大宋多三倍不止,難道是天上掉下來的。
這些話當然只是在心裡說說,虞世南來時,耶律大石曾經破例召見過他。
遼帝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要逐漸加強和大夏的聯絡,多多學習。
不同於驕傲自滿的遼人文武大臣,耶律大石對夏朝的情報,是下了大功夫的,他太瞭解大夏了。
正因如此,當年一心東進的耶律大石,早就熄滅了心中的這點想法。
重回祖先埋骨地,當然是好的,但是也要看能否成功。
耶律大石心中篤定,若是發動遼夏戰爭,必然是契丹再次覆滅的開始。
為今之計,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等...
學習大夏,等待它的二世、或者三世、四世...後代的帝王中,出現一個昏聵無能的。
到時候,若是大遼依然保持強盛,機會就來了。
這個條件很苛刻,幾乎是很難實現的,因為這要保證遼帝歷代都是明君,還要寄希望於大夏自己衰弱。
更有甚者,還要防著其他的帝國崛起。
耶律大石當然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回到馬盂山,回到白嶼河。
據說那裡已經被改名,而且正在築城...
契丹八部,發源之地,很快就會被成群的漢人佔據,在其上耕種繁衍,再難驅離。
東進的慾望雖然強烈,但是耶律大石心中清楚,正確的決定就是放棄東進。
正好這時候,楊霖對於西征,也沒有太大的慾望。
或許後世的技術突飛猛進,讓大夏擁有了遠航能力,讓火車提前出線,這樣的話,佔據更加廣袤的領土或許會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