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李賊反叛,立國稱夏,是不是相隔近了些?”

蔡京不以為然地說道:“拓跋氏蠻夷之輩,冒稱李氏,擅用國號,從未被承認。豈有我煌煌大漢,避諱四夷的道理。便如化外一野人,撿到華服,穿上洋洋自得,難不成從此漢人便不再穿華服?天地雖大,未聞這等道理。”

“還有好的麼?”

蔡京笑著指著他,道:“你向來就喜歡多撒網,挑大魚。”

沉思了片刻,蔡京道:“《公羊傳·隱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若是永珍更新,可稱大元!”

楊霖一口茶水,差點噴了出來,仔細一想,這個時候沒有蒙古韃子建立的元朝,也難怪蔡京能想出這個國號來。

“就這個是萬萬不可的。”楊霖趕緊搖頭,蔡京不知道哪裡讓他如此忌諱,也不追問,默默想了起來。

“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今文淵號赤陽,赤者,火色也;陽者,乃至剛至烈,金烏昧火;誠如此,可稱大周!”

大周讓他想起了炊事班的故事,騎著小三輪的買菜火頭兵,楊霖不想再浪費時間,道:“就稱夏吧。古來王朝以夏始,今以夏終,不再更迭,豈不美哉?”

蔡京點了點頭,不管哪一個,都是自己提出來的。

他最傾向的還是中國,“中”這一字,太得蔡京之流的文人喜愛了。

楊霖馬上提出了自己此行的最大目的,問道:“太師,我欲再河北雄縣,擇一地築城遷都。”

蔡京點頭道:“如今四海之內,唯有北地常年零落在外,受盡欺辱,而不得中原庇佑。北人大多心懷怨憤,若是定都於此,北控遼東,西撫草原,掌握漠北,是個良策。”

蔡京一同意,楊霖心中便更加放心,接著問道:“若是築城,難免需要大量人手。再加上開發遼東、跤趾、擴建五京,都是浩繁的工程量。故而我打算招募一些常備人手,專職築城,兼修道路,鋪設橋樑,太師以為如何?”

蔡京顯得有些興奮,旁邊的侍妾愕然發現,自家老爺忙了一早上,精神比剛回來還好,展顏道:“新政之後,民力貴而難得,文淵此心與我不謀而合。”

“那是朝廷組建,還是民間成立,我們朝廷僱傭?”

“都要!朝廷成立一個,民間組建成百上千,競價而用,我等從中布控,才能物盡其用,人盡其用。若是單靠一個,只怕腐化太快,人浮於事,消極怠工。”

楊霖豁然開朗,楊天仙已經忍不住了,在一旁撓他癢癢。

楊霖不為所動,只是和蔡京探討其中細節。

楊霖和蔡京,好像達到了忘我之境,越說越投機,竟然沒有感覺到女兒的搗蛋。

楊天仙大感無趣,和姐姐嬉鬧起來,楊霖這才發現時辰已經不早了。

蔡京的身體,需要休息,往常只怕早就歇息了,趕緊起身道:“聽長者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今日天色已晚,就不耽擱太師午憩了。”

說完起身,迫不及待地回去,準備組建朝廷和民間雙工程隊。

新朝既然建立,就得開闢一個不同以往的盛世,讓這神州大地,換一副面孔。

PS:方聖女一章被刪完了,增添點內容成番外,全訂群下午傳(風聲緊,低調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