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為人師表楊少宰(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張漆紅色的矮桌前,擺著幾個香爐,散發著淡淡的沉香菸氣。
楊霖笑吟吟地坐在桌前,前面站著十幾個儒服打扮的太學生,這都是楊霖調查過的家世清白、德行無虧的太學生。
其中一個就是當日講壇上率先提出拜師的吳敏,蔡京季子蔡絛,狄道人馬擴、廣都人宇文虛中、開封人袁庭植。
這些人都是學識出眾,而且對楊霖都很崇敬,尤其是蔡京季子蔡絛,生怕楊霖不許,更是求著蔡京帶自己來拜師。
蔡京的長子蔡攸,都能被他推到梁師成那裡,梁師成和蔡京可是從一開始就是對頭,都能接受他的兒子,更何況和自己有一段淵源的楊霖。
楊霖也痛快地答應下來,蔡京這個季子蔡絛的才學和品性其實都還不錯,在太學也是拔尖的,並不是像水滸中說的,蔡氏一門都是那種魚肉鄉里、胸無點墨的惡官。
在他們的身後,是梅道長帶著一眾小道童,從旁觀禮。
小道士們看上去十分可愛,坐在蒲團上,看著師叔祖收徒,任誰看了都得讚一聲乖巧,除了那些被楊霖帶著他們強拆的房子的主人...
這些小道士,罵起人來,十分下飯...
時辰一到,第一批弟子總共五人,每個人手裡提著一束“束脩”,也就是一束肉乾,又稱肉脯,有點類似現在的臘肉。
送上束脩之後,五個人恭恭敬敬朝著楊霖鞠躬一拜,行束脩之禮,敕學生在學,各以長幼為序,齊聲道:“恩師在上,請受學生一拜。”
楊霖輕輕一笑,讓人端出文房四寶五套,送給每一個學生。
五個人落座兩排的小桌,聽楊霖講課訓話,第一次收徒弟楊霖也有些緊張,這和後世那種爛大街的收徒不同,對古人來說這就相當於多了幾個親人。
《弟子規》可是每個人讀書就學的啟蒙讀物,也看得出古人對於拜師的看重。
“你們今日拜我為師,從此要好生跟著為師鑽研學問,格物致知。
你們都是太學生,將來勢必要入仕做官,更應該知道,人在仕途,比之退處山林時,其工夫之難十倍。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本門學問的鑽研之道,在於萬事萬物皆可鑽研,而不是背誦聖人文章。”
“謹遵恩師教誨。”
楊霖點了點頭,凝聲道:“今日入門,為師且問你們,你們為何讀書?”
吳敏反應最快,眼珠瞪得溜圓,朗聲道:“回恩師,讀書是為了學聖人之道,報效朝廷。”
宇文虛中大為同意,跟著說道:“讀書則修身養性,入仕才能治國平天下。”
“子厚先生有云:讀書乃是為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蔡絛很贊同師兄們的看法,大聲附和道。
楊霖擺了擺手,站起身來,揹著手笑道:“依我看來,讀書就是為了超凡入聖。”
幾個弟子再次聽到這個觀點,都十分激動,抻著脖子等待楊霖繼續說。
自己這些人,也可以成為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