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千秋之計(第2/2頁)
章節報錯
“行。”宗澤並沒有猶疑,他是農家出身,少時隨父兄耕種讀書,自認比滿朝計程車大夫更有可能治好黃河。
楊霖點頭道:“好,竟然你有這個自信,那就在解州等著。本官回朝之後,便向陛下進言,只要本官開口,詔書不日即來。”
這就是天子近臣的好處,很多能官本事大,滿腹本事都爛在肚子裡,誰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有才學。只能是很微弱的希望,碰到與自己志趣相投的君王,才能一展抱負。
天子近臣則不同,他們想要做事,簡單無比。施展胸中抱負,展示治國才學,也有著無窮的方便。
以此看來,順手修個艮嶽,搞幾個浮誇的典禮,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只要一件政策取得成效,賺回的好處就足夠了,於國於民都是好事。
楊霖站起身來,帶著宗澤來到高崗巨石上,俯瞰底下黃河古道的湍流。
“你要是治河有功,我保你入汴京列公卿,又有何難?”
宗澤放聲一笑:“少宰若是能繼續所作所為,奮平夏之功而至幽燕,繼朱勔伏誅以撫江南,清澈寰宇,庇佑民間,下官願在河邊立生祠日夜守之,也不嫌冤。”
這老兒會說話,楊霖笑的十分燦爛,問道:“此番平定夏賊,解了西北百年邊患,我欲領西軍將士,到汴梁獻捷。一來揚大宋軍威,提軍民士氣,震懾周圍番邦;二來也是...你猜猜我的第二個用意是什麼?”
楊霖突然考較,宗澤並不慌張,從容道:“莫不是激起陛下雄心,讓陛下有收復幽燕的壯志。”
“好!沒想到你竟然能看透我的用意。”楊霖讚歎一聲,隨即又皺眉道:“可惜,西軍雖然強悍能戰,但是軍紀不好,若是御前獻捷,就怕他們鬆鬆垮垮沒有那種戰場上的氣勢。要知道,官家可是最在乎這個。”
宗澤一看上官和自己說這些話,心裡也親近了幾分,便撇開顧忌道:“可差人在鄭州整訓一番,然後再進京獻捷,反正此事也需要高搭彩臺,準備時間充裕。”
楊霖暗暗點頭,心道只能如此了,整訓他們讓誰來呢?
突然,楊霖想到那些禁軍的花架子,看上去威武雄壯,把趙佶哄得眉開眼笑,這不正是高俅高太尉的看家絕活。
若是沒有這一手,他也不可能坐穩這殿帥之位,楊霖當然指使不動高俅,那是梁師成一脈的,因著蘇軾的這層關係,高粱之間的關係還算十分牢靠。
有了!高俅不行,不是還有高柄麼...
這廝跟著自己在江南,十分識趣,給他個好處嚐嚐,高俅又不傻能不暗地裡教授?
最關鍵的是,這一招使出來,足以讓高俅和梁師成之間出現嫌隙,哪怕只是一點點。
梁師成這個隱相,手底下的資源太多了,楊霖的眼裡容不下這麼厲害的人物,把持著大部分的衙署和朝政。
想到這裡,楊霖嘴角一勾,高柄這廝對自己言聽計從,征討方臘時候幫了自己不少忙,這回就讓他露個臉出個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