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意去歸安縣衙附近轉上一轉,可到底覺得這行徑過於猥瑣,與她自身氣質不匹配——再者,她也不放心將三個孩子獨自留在這客棧之內。

於是,宋氏只能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想事情。

想著想著,倒也於不知不覺中睡過去了。

次日一早,張眉壽讓棉花先行出去打探訊息。

半個時辰之後,棉花折返,卻是道:“老爺今日旬休,早早便出了衙門。”

宋氏聽得一喜。

她本還在發愁要如何才能見到身處衙門的丈夫。

“可知父親去了何處?”張眉壽忙問。

宋氏想著張巒應是外出遊玩或前去拜訪同僚好友,不料卻聽棉花說道:“似是去了城中仙子廟——”

“仙子廟?”

宋氏訝然,下意識地看向女兒。

先前她曾聽丈夫說起過湖州之事,自然也對湖州百姓要為女兒建廟一事有所耳聞。

可當時只當做一件新鮮事來聽,並未真正覺得這些百姓,當真會建什麼仙子廟。

張眉壽亦為此感到吃驚。

阿荔則滿臉驚喜:“太太,姑娘,咱們也去瞧瞧吧?”

宋氏回過神來,笑著點了頭。

她倒也想看看這仙子廟是什麼模樣。

為防被人認出來,再引起不必要的躁動,張眉壽特換上了男裝,跟在宋氏左右。

可待抵達時,方知這仙子廟尚未完全建成。

到底湖州城正是百廢待興之時,人力與物力俱是有限的。

工人們正在四下忙碌著。

廟院內,剛立了一面功德碑。

張巒此時,便負手站在功德碑前。

其上纂刻著許多人名,皆是在這場洪災之中出力之人。

排在前一列、以醒目大字纂刻者,除了南文升之外,便是——張家仙子。

張家仙子旁的,則是朱家仙童。

張巒看得笑了一聲,莫名欣慰。

多麼……般配。

咳,瞎想什麼呢,他欣慰的是——雖然皇上不靠譜兒,沒有賞賜小朱,可好在湖州百姓是記得小朱的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