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與李淵對視一眼,對於李承乾能想到這一點很欣慰,至於李恪,他要是猜不出來。

反倒是讓兩人失望了,李恪笑著給兩人添了酒,繼續說道

“既然爹你想高建武活著,那麼就要派人去保護他。”

李二笑著說道

“那你們說說,怎麼保護高建武,要是朕明著派人,肯定是不行的。”

李淵則笑眯眯的看著三個孫子,李恪倒是有主意,也看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此刻陷入了讓頭腦風暴裡,在腦中瘋狂思考怎麼保護高建武。

過了好半晌,李承乾才洩氣的說道

“兒臣不知。”

李泰在李承乾放棄後,也搖搖頭,這本來就不是他喜歡的事情。

李二最後看向李恪,李恪笑著說道

“大哥和四弟,弄出錯了一件事,那就是,不是怎麼保護高建武,而是怎麼靠近高建武。”

李二和李淵都贊同的點了點頭,身為帝王,他們是最瞭解一個帝王的心理的。

保護高建武的前提,是有機會靠近高建武,最後成為高建武身邊的人。

順著這個思路,李承乾頓時眼睛一亮

“和尚!”

李二和李淵聽後都哈哈大笑起來。

就連李恪也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

“大哥你終於想明白了。”

李承乾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李泰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笑著說道

“大哥,你別跟三哥比,他這個人太壞,還滿肚子歪門邪道,誰跟他作對,簡直就是找虐。”

李泰沒說的是,自己還沒跟李恪為敵呢,自己就莫名其妙的成了銅仁峪裡面的研究員。

天天面對的不是糙漢,就是糙漢,但讓他放棄那些研究,他又捨不得。

每天不看看,不研究一下,心裡就跟貓抓一樣難受。

既然事情都解決了,一家人便開始開開心心的吃起了燒烤。

直到第二天午時,大部隊才開始向著長安進發。

這場盛宴,雖然很短,也結束了,但在長安百姓中,卻也引起了重大的討論。

尤其是那熱血又上頭,還能決鬥的橄欖球。

被譽為貞觀年間最偉大的發明。

隨著端午的臨近,長安已經人滿為患,不少外地商隊,已經開始在長安城外紮起了帳篷。

就算是李恪,也在為端午的天下大比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