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不由得抬起頭看向李恪問道

“殿下可有解決的辦法?”

李恪伸出兩個手指說道

“兩個辦法。”

李靖看著李恪並沒有說話,但眼神卻讓李恪知道李靖很感興趣。

李恪見此繼續說道

“第一,每四年招收一次,這樣就可以減少人數。

而且我們還可以要求所有軍中的中下級軍官必須在軍校進修。

即便是那些高階將領在輪值回來的時候也要在軍校學習三個月。”

對著這個建議,李靖還是比較認可的,這樣的話軍校就真的可以做到集百家之長。

而且到時候無論是紀律性和服從性都可以達到完美。

這樣一支軍隊,只要不叛變和將領愚蠢,李靖想不出有什麼戰敗的理由。

但是李靖卻沒有立刻答應下來,而是問道

“第二個辦法呢?”

李恪笑著說道

“第二種辦法就是分科。”

李靖聽後皺起眉頭思考了好一會兒才說道

“殿下說的是像科舉一樣有不同的科目?”

李恪點了點頭說道

“沒錯,就是這樣。”

李靖這時候也來了興趣,笑著說道

“科舉中常舉分了五十多科,那軍校你準備分多少科?”

李恪想了想便從一旁拿出一沓紙邊寫邊說道

“我準備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指揮類,非指揮類,軍民通用類。”

李靖聽李恪說得這麼仔細,立刻來了興趣,笑著說道

“說來聽聽。”

李恪繼續一邊寫一邊說道

“指揮類,我準備分為:兵種指揮學,作戰指揮學,軍隊指揮學,軍隊政治工作學。

非指揮類有:通訊工程,後勤運輸,醫學護理,軍事外交。

軍民通用類有:土木建築,道路橋樑建設,國防建築。

至於其他研究裝置什麼的,通通交給銅仁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