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雨不動安如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讓人有些意外的是,從景仁宮帶回來的葵粉並沒有什麼不妥,裡面無非是加了一些溫和的香料,半分損胎的東西也不見。到底是曹旭延自己多心了,還是存了害人之心的人越發的小心了?
蘭昕聽完曹旭延的回稟,慢慢捋順了思緒。“既然是如此,你便小心的看顧就是了。本宮也希望是自己多心,後宮和睦,皇嗣昌盛,沒有什麼比這些要緊。”
“臣明白。”曹旭延恭敬道:“皇后娘娘的臉色有些……可是娘娘身子不舒服麼?”這些話,本也不該他問,皇后沒有傳他請脈,他哪裡敢做皇后的主。但不知怎的,好像不問這一句又於心難安。
“不過是年關瑣碎事情多,本宮有些力不從心罷了。”蘭昕轉首問索瀾道:“團年宴的事情準備的怎麼樣了?”
“娘娘放心,一切都準備就緒了。”索瀾謹慎周到,錦瀾也是規矩不錯的看著,到底十分盡心。
曹旭延還想再說兩句勸慰皇后當心身子的話,嘴還沒張開,卻聽見薛貴寧報,說是裕貴太妃求見。
蘭昕微微凝眸,看一眼薛貴寧,平緩道:“你去吧,關於怡嬪的龍胎,每一日你請罷脈都需向本宮稟報。”
“是。”曹旭延恭恭敬敬的福身。
“扶裕貴太妃進來。”蘭昕瞥了一眼索瀾,似乎已經猜到裕貴太妃前來所為何事了。“貴太妃萬福。”行了禮,蘭昕便扶著貴太妃坐好。“有何事,貴太妃只需吩咐奴才走一遭便是,怎的親自過來了?”
裕貴太妃難掩喜色,歡顏道:“皇后有所不知,今兒一早哀家去探望太后的時候,正逢皇上也在。皇上已經恩准團年宴時,著弘晝入宮同聚。哀家是想來請示皇后,待團年宴畢,可否容許哀家隨弘晝回王府小住幾日?”
若是從前,蘭昕一準兒一口就答應下來。但此時,她看事情已經不會如從前那麼簡單了。“其實貴太妃這些年都忍了下來,怎的這會兒忽然就忍不住了呢?是因為太后抱恙,身子大不如從前了,還是因為貴太妃思子之情甚篤,顧不得旁的了,方才有此要求?”
皇后這樣問,便是心存顧忌了。裕貴太妃慢慢的笑了笑,竭力讓自己平靜淡泊:“不瞞皇后,正因為太后身子百般的不適,精力也不如從前那樣好,哀家才敢有此奢求。當年,原本哀家可以去王府,離開這四面紅牆的,可為了晝兒,哀家不得不繼續留在寧壽宮。
做人質的滋味不好受,可唯獨如此,太后才能真真兒的安心。哀家一把年紀了,還奢求什麼呢?不就是看著自己的孩兒和和美美、平平安安麼。皇后若是為難,權當哀家沒有開過這口罷了。”
“貴太妃說笑了,您不覺得有什麼為難之處,臣妾豈會覺得為難。”蘭昕看了索瀾一眼,吩咐道:“知會內務府為貴太妃打點,皇上請和親王入宮的當日,便可接裕貴太妃回王府小主幾日。”
索瀾乖巧的應下:“奴婢明白了。”
“謝皇后。”裕貴太妃歡喜道。
蘭昕卻並不樂觀,像是閒話家常道:”這已經是臣妾第二次為貴太妃打點了,上一回一心以為貴太妃樂見其成,卻不想您的心思截然相反。這一回倒是意料之外,可貴太妃卻想要走出這皇宮去。”
慢慢的垂下眼瞼,裕貴太妃早已是滿面的愁容:“實不瞞皇后,哀家的心意從來沒有截然相反,反而是抓心撓肺的渴望。唯有如此,哀家才能與晝兒團聚,亦唯有如此,哀家才能知道究竟太后的病情是輕是重。”
這樣的話,猶如凜冽剛勁的風,一下子戳進了蘭昕的胸口。“臣妾有些不明白了,貴太妃這樣說是什麼意思。”
“皇后豈會不明白。日前宮裡沸沸揚揚的傳出好些話來,均是不堪入耳,且會置人於死的刁鑽惡毒無稽之言,所幸皇上沒有信,太后也沒有證據。否則哀家恐怕早已經活活被嚇死,豈還能安安穩穩的坐在寧壽宮裡替太后繡屏風呢、皇后不必和哀家打馬虎眼,你知我知。”裕貴太妃一雙眼不安的瞪住了皇后,滿心的疑惑,似乎渴望皇后能給她一個明確的回應。
但這樣的想法其實很可笑。
蘭昕垂下頭去,壓制住心裡荒唐的笑意,不禁道:“臣妾是康熙五十一年生的,雍正五年與皇上成婚。一轉眼,也十四載了。臣妾年過三十,早就不是愛做夢的年華,貴太妃怕是還當臣妾是小女孩吧。”
長出了一口氣,裕貴太妃的眼皮不禁耷拉了些:“在太后與哀家眼中,皇后可不就是小女孩麼。許也不是皇后你還沒有長大,卻是哀家的晝兒。晝兒從小就是一根筋的孩子,凡事認死理兒,一經他認準的事兒,便是撞破了南牆都不願意回頭。沒有人比哀家這個做額孃的更瞭解自己的孩兒了,皇后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