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支援反對各半。

而李承乾敢提出這個改革方案,就已經做好了辯論的準備。

他道:“我以為,可以從長安開始實行,正好我大唐學府正處於長安!若是能起到作用,那到明年年初可推行,至於科舉照常進行。”

他提出此方案正好應對了蕭瑀的質疑。

蕭瑀竟然耍賴道:“反正臣反對!”

不為別的,因為房玄齡等人贊成,他就要反對,說什麼也要對著幹。

這話一出,讓李孝常等人輕輕的鬆了一口氣。

但是李承乾卻直接略過蕭瑀的反對,畢竟這皇帝還是李世民,他蕭瑀算老幾?

自己有五大國公的支援,還有戶部尚書等人,論份量,肯定比之而過。

他們有誰?

除了宋國公蕭瑀之外,還有誰?

沒有人能比得過他的陣容。

況且剛才還有李世民的罵。

接下來李世民百分九十以上會同意此草案。

取消良賤之分的好處十分之多,李世民不是傻子,他自然可以看到。

這不僅是對工匠、商人以及奴僕是一個大好處,對於打壓士族也是一個利器。

你說你是士族,有什麼證據?你高人一等?你有什麼證據?

當大唐律法規定大家都是自由民,擁有一樣的戶口的時候,那麼都是平等的,怎麼就你高人一等了?

而官員的權利並不會因此受到影響,他們的權利是由他們所擔任的官職決定的。

若是戶籍一改下去,那麼什麼工匠、商人、手藝人等只不過是一咱職業罷了,而不是一種戶籍。

“陛下,您覺得呢?”

李承乾直接將話題終結,直接問了李世民。

那麼眾臣將目光匯聚於李世民身上。

“觀音婢,你覺得如何?”

長孫皇后道:“至於大唐長遠而言,妾身覺得孫錢的提案十分不錯。可以執行!”

長孫皇后就像最後一根稻草一樣,她的說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此話一出,大臣們有喜有憂,至於當戶籍改革下去,是否會帶來帶來的腥風血雨,李承乾可不在乎,所有阻礙大唐進步的人都要滅亡。

長孫皇后的話一出,李世民來了精神。

“好!朕決定,房玄齡、杜如晦、李靖、魏徵……”

他一連叫了近半的大臣。

“臣在!”

“朕限你們於明天天明之前,由孫錢帶頭,將這份草案再次修正,修到適合我大唐發展之策!但主要思想不可變,一切以此草案為範本!懂?”

李承乾提出的中心思想,李世民一點都不想變。因為變了就沒有改革的意味。

眾臣應道:“是!”

此時李承乾卻出來說道:“陛下,兒臣請求參與其中!”

說什麼自己也要領這個頭,不能讓這些人將自己的東西改壞了,雖然他只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就寫好的草案,但這些全是由才子能力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