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暴發戶(第4/5頁)
章節報錯
「我這不是怕你走著無聊嘛,陪你聊會天。」
兩人走到校門口,一輛黑色的賓士停在林朝陽面前,陳健功嬉笑著說道:‘
我就知道跟著你肯定能蹭著車。」
車上,陳健功提議明天叫點人到小六部口衚衕聚聚,林朝陽欣然同意,把任務交給了陳健功。
送完了陳健功,回到家中林朝陽跟陶玉書說起今天遇到的餘雪松。
陶玉書說:「知道了。他要是找到公司,我讓底下人跟他談,靠譜的話就給他個機會,太荒腔走板就算了。」
「矣,對了,你這麼一說我想起來了,前兩天玉墨她們同學還有人聯絡她呢,說要辦個公司,邀請她入夥。」
林朝陽笑了起來,「這還真是全民下海啊!」
去年春節後老人家的南下,帶給中國的改變在一年之後已經越來越具象化。
一夜無話。
翌日上午,陳健功和李拓、祝偉、於華幾人一起來到小六部口衚衕。
昨晚他打了一圈電話,只叫了這麼幾個人來。
「你這號召力也不行啊!」林朝陽打趣道。
「唉,不是我號召力不行,是現在大家各有各的事要忙。」
去年老人家的南下,好像給中國社會加上了加速器,不僅是許多人下海了,
連那些沒下海的也整天忙的找不到人。
社會的高速發展,讓每一顆螺絲都進入了高速運轉的模式,不能有一刻停歇。
今天來的這幾個人也不是沒事,只是更重視和林朝陽的聚會而已。
幾個人中,於華算是新加入小團體的。
他去年在燕京待了一陣,回到了家鄉嘉興,到年末他的新婚妻子陳紅剛分了房子,他也有幸成為了隨軍家屬,回到了燕京。
於華的作品早年一直是在《燕京文學》發表的,結果87年《收穫》搞了個「先鋒文學專號」一下子把於華、馬原、陳村等諸多年輕作家推到了全國範圍內。
從那以後,於華的作品就跟《燕京文學》無緣了。
李拓提起這件事就有些遺憾,尤其是一個多月前,於華新的中篇《活著》在《收穫》第六期發表。
以「我」在文化館下鄉採風的身份,引出歷經滄桑的老人福貴的敘述,
有一種油畫色彩斑駁的畫面感。
這部發表以後,迅速引起了文學界的注意,並且得到了許多資深作家,
評論家的一致好評,在讀者群體也收穫了高度評價。
「那天我去給林津嵐拜年,他專門誇了你,說這部是一部傑作,還勸我一定要讀一讀,其實那幾天我剛讀完。」
來自前輩的誇獎讓於華有些興奮,但還是謙虛了幾句。
「於華這部作品有點可惜,字數太少了,要不然評茅盾文學獎很有希望。」
祝偉略帶遺憾的說。
「這有什麼的。沒有茅盾文學獎,還有莊重文文學獎,10萬塊獎金不比茅盾文學獎實惠多了?」
一轉眼,莊重文文學獎已經舉辦三屆了。
這幾年全國優秀中、短篇獎停辦,國內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文學獎項就剩了一個矛盾文學獎。
莊重文文學獎誕生之後很好的填補了權威文學獎項的空白,雖然從第一屆之後林朝陽就沒再參與,但這個獎項當初的底子打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