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略顯意外,「這個訊息我剛跟胡總說完,還沒決定發不發。」

疝弦不解:「這有什麼好猶豫的?這可是中國人在海外得了文學大獎。」

「這不是諾貝爾文學獎馬上也要出結果了嗎?我猜總編是怕先發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的訊息,在氣勢上弱了《中國時報》那邊一頭。」

症弦嘴了一聲,「杞人憂天!諾獎的報道在於深入程度,跟報道先後有什麼關係?紐斯塔特獎的名氣沒有諾貝爾文學獎大,但這是中國人得的獎,我們更應該重視。」

他又賭氣道:「我去跟他說!」

說完這話,梅新就看著症弦進了胡立臺辦公室。

而後裡面傳來了一陣爭吵聲,過了幾分鐘,症弦出來,神色趾高氣昂,將稿件甩給梅新,只說了一個字:

「發!」

梅新在心裡給症弦比了個大拇指,在報社內,敢跟總編輯這麼頂牛的,估計也就弦了。

症弦五十年代便是灣島知名詩人,七十年代赴美深造後,受老闆王永慶禮遇聘為副刊主編,一手將副刊打造成為灣島的文學聖地。

同時他現在還是《聯合報》的副總編,可謂資格老、權威重。

梅新好奇症弦是怎麼知道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的訊息的,症弦說是鄭樹森半個小時前來電話告知了這個訊息。

鄭樹森是灣島人,現在是美國聖地亞哥加州大學的文學教授,一直熱心兩岸三地的文學發展,與國內外很多重要作家都有聯絡。

前些年《聯合報》副刊與《中國時報》副刊爭奪對諾貝爾文學獎的深度報道,靠的就是鄭樹森。

每年諾貝爾文學獎一公佈,鄭樹森總能第一時間就找到獲獎者做專訪。

疝弦又說:「這麼多年下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採訪讀者們也看夠了,我看這回可以換個新鮮的。”

梅新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問:「不採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了?」

「沒說不採訪,兩手準備,先採訪許靈均,這兩年他在島內可不是一般的火。」

疝弦說這話時嘴角泛起笑意。

早在幾年前林朝陽的作品開始在香江出版時,這些出版物就不時會被一些往返於香江和灣島之間的文人夾帶入島,不過那時候林朝陽的作品只是在小範圍內流傳。

直到前面,林海音的純文學出版社正式將林朝陽的幾部作品引入灣島,林朝陽的影響力才得以在普通讀者之間擴大。

這種影響力最具象化的表現就是那幾部引進作品在島內的熱賣。

迄今為止,林朝陽一共有四部作品引進,分別是《梵高之死》《禁閉島》

《闖關東》和《楚門的世界》。

其中《梵高之死》《禁閉島》《楚門的世界》等三部作品銷量都在幾萬冊到十幾萬冊之間,《闖關東》的銷量一騎絕塵,至今已經賣了26.6萬冊。

高人一等的銷量背後是高口碑的支撐。

《闖關東》在灣島發售後,受到了島內讀者和評論界的一致讚美,兩報副刊都曾發表過知名作家、評論家對這部的評論文章,好評如潮。

「您要採訪他可方便了!」梅新笑著說。

在症弦之前,《聯合報》副刊的主編是林海音,而林海音又是林朝陽作品引進灣島的幕後推手。

有這一層關係,副刊要採訪林朝陽想來肯定不難。

而且去年《聯合報》在林海音的懇求下還曾為林朝陽入島交流一事搖旗吶喊,雖說最後沒有獲得官方首肯,但總歸是有這份香火情在。

症弦聽到這話也笑了起來,越想越覺得這是個不錯的主意。

次日上午,新一期《聯合報》上市,關於林朝陽獲得美國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的訊息刊載在上面,立刻引來了灣島文學界和讀者們的關注。

因為政治原因兩岸阻隔多年,但文脈相通,對於很多事物的追求也是一致的。

比如在文學獎項上,雙方都極為推崇諾貝爾文學獎;比如崇尚美國文化,灣島比如今的大陸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