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編輯梅新結束通話了長途電話,立馬找到了《聯合報》總編輯胡立臺。

「胡總,彥明剛才給報社打來電話說了個訊息,希望我們能夠登報。」

胡立臺問:「什麼訊息?」

「大陸作家許靈均獲得了這一屆美國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

「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胡立臺眉頭微,覺得有幾分這個獎項有幾分耳熟。

梅新簡單介紹了一下紐斯塔特獎的情況,著重強調了獎項的國際影響力。

胡立檯面露沉吟,他是上個月才剛剛上任的新總編,風格保守,聽完這個訊息之後沒有立刻下決斷。

許靈均可是大陸作家!

而且,美國諾貝爾文學獎哪有真正的諾貝爾文學獎影響力大?

梅新見狀心中有些無奈,「那我先出去了。」

胡立臺點了點頭。

回到辦公桌前,梅新想到了剛剛打來電話的同事丘彥明。

丘彥明是七十年代末考進的《聯合報》,進報社後就被安排到了副刊任文學編輯。

1984年梅新自作主張給老闆寫信建議,說《聯合報》賺了那麼多錢,應該多投入文化事業。

這話老闆聽進去了,當年11月《聯合文學》創刊,丘彥明是創刊元老,次年又任執行主編、總編輯。

直到87年,她赴國外深造。

現在丘彥明人仍在國外,但與灣島常有聯絡,也很關注文學界的資訊。

今天她關注到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的訊息後,第一時間便聯絡到了梅新,請《聯合報》務必刊登這個好訊息。

在丘彥明在《聯合報》副刊當編輯時,恰逢《中國時報》副刊與《聯合報》

副刊的爭霸戰,那幾年也是灣島報紙副刊最輝煌的時代。

有調查資料顯示,在兩報副刊競爭最激烈的那幾年,也是雙方業績增長最快的時期,七十年代初《聯合報》和《中國時報》合佔全島報紙總髮行量不到四成。

可到了八十年代之後,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七成五的高峰。

兩報副刊的較量,最激烈的就是每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報道,

在結果公佈前夕,雙方無不是嚴陣以待,看誰能做出更快、更有深度的獲獎者深度報道。

梅新猜想,胡立臺在聽完他說的訊息後沒有第一時間表態可能也跟這個有關。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結果應該也在這兩天出爐。

《聯合報》要是先登了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的訊息,無疑是落了下乘。

畢竟美國諾獎可沒有正牌諾獎的影響力大!

正在梅新胡思亂想的時候,副刊的主編弦跑了過來。

「梅新,明天的版面發排了沒有?」

「發排」即將編輯好的稿件按照版面要求進行排版,形成初步的報紙樣張。

「正在排。」

疝弦鬆了口氣,「正好,給我插個稿件!」

他說著遞給梅新一份稿件,梅新接過一看,稿件上的標題赫然寫著:大陸作家許靈均榮獲本屆美國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