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決定下週回香江,在此期間還要把林氏影業在內地的辦事處建立起來。

有了《孩子王》的成功,陶玉書對《紅高粱》開拍寄予厚望,她明白以內地導演如今的市場觸覺拍商業片想要出彩是非常困難的事。

那不如干脆就在藝術片的道路上再深入挖掘一下。

既然要深耕,那籌備個辦事處是理所應當的事。

內地現在還沒開放私人進入電影製作、發行領域,所以她也只能弄個辦事處,用以協調在內地的電影投資。

恰好上個月去西柏林,她跟中影的小余餘玉溪有過交流,向她表明了招攬之意,開出啦5000元港元的月薪,還有獎金。

當時餘玉溪表現的很心動,但不知為何卻猶豫不決,直到電影節結束後,她才答應了陶玉書。

陶玉書一開始沒弄明白,後來才想明白。

估計餘玉溪是還不太瞭解林氏影業的實力,怕這份工作乾的不長久。

在電影節待了十天,餘玉溪該打聽的也打聽到差不多了,再加上《孩子王》獲獎,林氏影業的海外版權交易火爆,她也就沒有什麼顧忌了。

回國之前,陶玉書和餘玉溪約定,讓她先回滬上探親,然後再到燕京來正式開始工作。

“就她一個人,人手太少了吧?你不怕人家覺得公司是草臺班子,再半路跑路了?”林朝陽問。

《孩子王》進入了版權運營階段,林氏影業現在在內地只有《紅高粱》一部正在製作的片子。

陶玉書的想法是想讓餘玉溪負責《紅高粱》的製片,順便再對接參加電影節的事務,暫時有她一個人就足夠了。

見林朝陽這麼說,她問:“那你是什麼想法?”

“可以把大哥叫來幫幫忙。”

“他?”陶玉書立馬就想否決這個提議。

林朝陽看穿了她的想法,說道:“大哥雖然不思進取、安於現狀,但你沒發現他有個優點嗎?”

“什麼優點?”

“吃吃喝喝是把好手。”

聽著這話陶玉書真不知道林朝陽對自家大哥是褒是貶,林朝陽說道:“你別這麼看著我啊,我這是誇你大哥呢。”

有這麼夸人的?

陶玉書的眼神透露出這樣的含義。

林朝陽接著說道:“小余精明強幹,可以負責辦事。大哥通達和善,可以負責籠絡人心。而且放小余自己一個人在燕京,所有事都交給她,你就那麼放心嗎?”

話說到最後,陶玉書成功的被林朝陽說服了,恐怕他的最後一句話才是重點。

馭下有時候也是一門學問,陶玉書感覺自己又從丈夫身上學了一招。

想明白了之後,她欣然同意了林朝陽的想法。

又問:“可大哥工作那邊……”

“兼職嘛,反正他在單位也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

陶玉書不由得露出輕笑,“我真該把這話學給我哥聽聽。”

又過了兩天,餘玉溪終於回到了燕京。

但令林朝陽夫妻二人意外的是,餘玉溪這次還帶了個客人來。

“老謝?你怎麼來了?”林朝陽的聲音中滿是驚訝。

謝靳一身風塵僕僕,“別提了,我先放個行李,等會再說。”

陶玉書之前將小六部口衚衕西院的東廂房收拾出來了兩間,當做是林氏影業在燕京的辦事接待處。

現在謝靳來了,陶玉書便把他也安排到了西院的廂房去。

然後林朝陽又親自下廚做了一桌菜,算是歡迎餘玉溪和謝靳的到來。

以往林朝陽夫妻倆私下裡都叫餘玉溪為小余,那都是隨大流的叫法,實際上她並不小,今年已經四十出頭了。

她之前在中影電影進出口工作,她還有一層身份是西柏林電影節在中國內地的全權選片人,擁有電影節正式授權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