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德里還沒有攻下,還在波斯帝國軍隊的手中。崇禎皇帝透過甲級竊聽種子,知道三個藩王都有難,便先派人去救了。

如今回來,一隊隊的騎軍,要麼把波斯帝國軍隊的首級丟去城下,要麼就押解著俘虜在城外示眾。一時之間,德里城內的波斯軍隊,士氣無比低落。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三個藩王,見到崇禎皇帝的時候,同時大聲見禮。

他們在過來的路上,又詳細地聽朋楚克他們說了戰事的經過。知道了幾個地方的戰況,到底是怎麼樣的。

原來,不是朝廷大軍無能,而是敵人太過強大!可就算如此,朝廷大軍也沒放棄努力,一直在作戰,沒有一支軍隊是逃跑的。

特別是李來亨所部,也就是他們不解的鋼七營。就只是五千騎軍,一直在侵襲敵軍後路。如果不是這支軍隊,拉合爾在幾倍敵軍圍困幾個月的情況下,能不能守住都是未知數。

如此一來,敵人要先滅了鋼七營,面對幾萬人馬的圍追堵截,人家也沒放棄友軍,終於堅持到了援軍的到來。

明白了這個,之前他們對朝廷大軍的怨氣,就一下沒了。

不過,還有一處怨氣,卻怎麼都平不了。

就見唐王在見禮之後,便向崇禎皇帝哭訴道:“陛下,微臣要彈劾李定國,賊心不改,竟然棄敵於不顧,讓波斯軍隊殺入了微臣的藩國,害得微臣損失慘重,幾乎亡國了啊,嗚嗚嗚……”

福王本來也想跟著彈劾的,可相對唐國來說,他的藩國損失其實並不大。而三個藩王中,又數他膽子最小,知道朝廷大軍的厲害之後,又猶豫了。

崇禎皇帝看著唐王,知道他確實是嚇到了,便微笑著說道:“這不是沒事了麼!波斯軍隊殺入唐國,李定國確實是有責任。不過要是說句公道話的話,也是情有可原!”

聽到這話,唐王有點傻眼,就想再說。

但崇禎皇帝卻伸手一擺,然後先一步說道:“李定國所部兵力,本部人馬也就一萬左右,加上土兵也就三萬多而已。波斯帝國乃是他們皇帝親自領軍,以十萬之眾殺過來,他有無堅城可守,卿以為他該如何應付?”

沒等唐王回答,他又繼續說道:“李定國的策略,原本是想圍魏救趙,這也算是一條妙計。透過攻打波斯軍隊的後路,甚至攻擊波斯本土,來迫使波斯軍隊回援。但沒想到的是,波斯皇帝是個狠人啊,竟然棄後路於不顧。這裡朕也要說你了……”

“啊……”唐王聽了,不由得失聲道。

不過他沒有來得及說話,崇禎皇帝已經又說道:“卿自己來說,如果卿能擋一下波斯帝國軍隊,讓他們知道,要想打下來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哪怕只是要他們花費很長時間才能打下來,得不到軍需補給,士氣一低落,朕料定,那波斯皇帝就必然會撤軍的。”

唐王是萬萬沒想到,怎麼被皇上這麼一說,說到後來之後,這差點亡國的責任,怎麼就算自己頭上了?

他有心想反駁,可一時之間,卻又不知道怎麼反駁?

唐王傻了,崇禎皇帝就看向其他兩位藩王說道:“你們也是,按理來說,以你們兩國的兵力合起來,不管是地利,還是兵力,都是會勝過波斯帝國軍隊的。但是,你們卻是一敗塗地!”

沒想到這麼快就挨訓了,唐王和孟王也有點懵了,我們不是苦主麼?

“朕對你的能力真是有點懷疑了,沒有一點抵抗之力!福國要是離開了朕,是不是隨處一夥盜賊都能打得你亡國?”

崇禎皇帝說完福王,然後就又轉頭盯著孟王說道:“還有你,遇到稍微強大一點的敵人,也一樣是一敗塗地。真是讓朕有點失望了!”

面對崇禎皇帝的質問,不管是福王還是孟王,都只能挨訓而還不了嘴。因為崇禎皇帝所說,就是剛發生的現實。還能怎麼反駁?

看到底下三個藩王都被自己說得差不多了,崇禎皇帝才話鋒一轉道:“真是沒辦法,那這樣好了,朕這次過來,就順便把波斯和奧斯曼兩國都給滅了,再建兩個獨立行省,擋在你們的西側。相信這樣一來,你們就安全了!”

聽到這話,孟王還沒什麼,唐王和福王卻是大喜,這樣就太好了!於是,他們連忙謝恩。

崇禎皇帝聽了,心中一笑又道:“不過這裡地處本土太遠,因此,攻打這兩國的軍需後勤,還需要你們三國共同承擔。”

唐國這個時候其實已經沒什麼實力來提供軍需後勤,被波斯帝國給禍害了。福國還好,孟國則損失最小。

雖然他們有心訴苦,可面對崇禎皇帝的威壓,特別是崇禎皇帝還明確說了,為了保證你們的安全,一勞永逸之下,他要滅掉這兩國國家,且讓朝廷擋在他們的前面。這種理由一出,再訴苦就實在說不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