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所想到的問題是,在天津那邊的明軍兵力,包括洪承疇、孫傳庭兩部,一共也就三萬兵力左右。而他們所要面對的滿清軍隊,一共是九萬五千左右。之所以能打贏天津之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是造成區域性戰場,也就是衛河北岸的戰場,明軍以多打少的局面。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過河的滿清軍隊要看押被他們劫掠走的人口物資,兵力在戰爭一開始的時候其實是分開的,這就更有利於明軍了。

而如今,這一仗是打贏了,可滿清軍隊那邊,主力猶在,至少還有六萬多人馬,雖然也要分兵看守沒有被救出來的大明百姓,那至少也能動用四萬左右的兵力吧!

而明軍這邊,雖然打贏了,戰損肯定是有的吧,就算比上一次戰事順利,那估計五千人馬不能再戰,受傷和戰死的加起來,應該差不多。或者說,還要更多。畢竟以五千換建虜兩萬左右的人馬,這可是從未有過的大捷,想想就覺得不可思議!

如此一來,毛估估明軍這邊還有兩萬五千的兵力可戰。但是,繳獲的物資怎麼辦?還有救下來地大明百姓怎麼辦?難道不管了?肯定要分兵照顧的。

物資或者可以就近運到天津城內堆放,可人呢?從竊聽種子反饋回來地訊息推斷,這次獲救的人數絕對不會少,估摸著是有一半被掠的大明百姓,那就是二十萬左右了。天津城連洪、孫兩部人馬都擠不下,更不用說那麼多百姓了!

這麼嚴寒地天氣,要是沒人管這些百姓的話,救了都等於白救,肯定活不了。一旦如此,所引發的後果也將廢除嚴重。

這些百姓,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安置到就近的大明城池中,不管怎麼樣,先共渡難關,等打退了滿清軍隊之後,再重新安置才行。

可這麼多百姓要安置就近城池,那必定擠爆就近城池,會給當地百姓造成巨大的不方便,引發很多問題。這種事情,別人沒法做出這個決斷,在這大明,也就只有大明皇帝,才能強迫地方城池必須安置。如此一來,才能讓洪承疇、孫傳庭所部集中兵力去對付滿清軍隊的報復。

這麼想著,崇禎皇帝立刻開始考慮執行這個旨意的人選。必須要有一定的能力,也要有一定的地位才行。當然,最好的是皇帝直接去,那肯定沒人敢反對安置,可這不現實!

立刻,崇禎皇帝想到了一個人選,於是,他當即下旨急召。

沒多長時間,文華殿內,首輔薛國觀和六部尚書等人已經先一步在了,看著奉旨而來的那人在給皇上見禮。

崇禎皇帝也不廢話,等他見禮完畢,便立刻對他說道:“劉卿,前線戰事,首戰必贏,可隨後解救出來的百姓安置,就刻不容緩了。卿可願意替朕跑一趟,辦這個事情?”

這個劉卿,正是誠意伯劉孔昭。他原本心中還在想著,被皇上召見,不會又是要什麼東西?

此時一聽,竟然是要替皇上出京,也就是當欽差去辦事,且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頓時,一種被信任的感覺從心底湧起,他立刻激動地回奏道:“臣世代食君之祿,自當為君差遣。不管微臣能不能做到,定用十二分的心思去做,絕不敢有負聖望!”

聽到這回答,崇禎皇帝露出了一絲笑容,滿意地點點頭,便對他交代道:“此去,卿就近安置百姓……”

把情況詳細說了之後,又衝首輔點了點頭,一份聖旨便由薛國觀交付給了劉孔昭。同時,貼身內侍藍天保也雙手捧著一把尚方寶劍過去。

“此事耽擱不得!”崇禎皇帝仔細交代劉孔昭道,“需以雷霆手段辦之,五品以下,誰敢推諉,朕授卿尚方寶劍立斬之,以震懾他人。”

看著尚方寶劍,聽著皇帝的話,劉孔昭的心底再次震驚了。他沒想到,皇帝竟然給他這麼大的權力!

崇禎皇帝看到劉孔昭恭敬地接了尚方寶劍和聖旨,便又對他說道:“當然,朕在旨意中有說,安置百姓的城池,免除三年稅賦,如若糧食不夠,朕回頭會想辦法補之。但就眼下,必須全城一起共渡難關,不分平民鄉紳,出力出錢最多者當造冊報於朕知。”

劉孔昭一聽,心中不由得又是一陣佩服,看來皇上還是懂人心的。並沒有憑藉著手中皇權強壓,而是甜棗大棒一起用上。如此一來,這事就好辦多了!

他在想著,崇禎皇帝又在催他了:“此事刻不容緩,卿當辛苦一些,即刻出京,日夜兼程趕去處理。朕之子民,就拜託給卿了!”

“陛下已經安排妥當,微臣要是還處理不好此事,都愧對先祖,愧對這份俸祿了。”劉孔昭說完,便也果決,立刻辭別皇帝,也不回府,就帶著在宮外等候的幾名家人,並奉旨陪同的錦衣衛直接出京而去。

等出了城門,快馬加鞭中的劉孔昭才慢慢平復了下心情,他忽然發現,皇上這事怎麼沒有安排文官隨行?這麼大的事情,皇上竟然這麼信任自己?畢竟是給了尚方寶劍,有斬五品以下的權力!

這麼想著,他不由得非常感動。看來皇上還是相信勳貴的,至少是相信自己。這次的差事已經在御前保證,如此,哪怕再苦再累,情況再複雜,自己也必定要按皇上交代的,以雷霆手段辦之,一切以皇命為重!

劉孔昭自然不知道,其實崇禎皇帝已經把李祖述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回收,然後放在了他的身上。如此一來,難道會怕他揹著皇帝做不好地事情才怪!

稍微早些時候,衛河北岸的戰事結束,四散追擊的明軍將士也都陸續返回。所有人,都是興高采烈,兩隊之間要是遇上了,都會大聲招呼,炫耀下自己的戰功;就算不認識的,也都互相敬禮,哈哈一笑。

之前四散而逃地大明百姓也都回來了,因為他們看到,是朝廷官軍打贏了,他們獲救了!不用再躲在寒冷的野外,否則不是凍死就是餓死。

他們看著周圍穿著紅色鴛鴦戰袍的明軍將士,第一次感覺到這些大頭兵是那麼地親切。許多人到了此時,才回過神來,想起自己的家沒了,自己的親人沒了,頓時,一個個跪地痛苦。也只有這個時候,他們才能痛快地發洩出來。

而有的百姓比較幸運一點的,還有兄弟姐妹一起被抓,就連忙四處尋找,大聲呼喊著名字,帶著焦急,帶著擔憂。

能找到的,則是喜極而泣,心中有著從未有過的珍惜;而只能找到屍體的,則抱著大哭……

天津城頭上,兩名大紅緋袍的官員,掃視著北岸的一幕幕,目光並沒有多少時間停留,而是很快轉頭看向衛河南岸,看著那邊無數地建虜,之前打贏了戰事的喜悅,早已隱去。

“此戰秦地漢子又戰死不少,我們的兵力,還是捉襟見肘啊!”孫傳庭冷著臉,雖然沒有嘆氣,可能聽出來,他的情緒不高。

他所說得,主要是步軍方陣阻擊建虜騎軍和步軍衝鋒所造成的損失,相對來說,勇衛營在河邊燒通道的損失卻要少不少。至於分到洪承疇那邊的兵力,倒是一點沒有損失。因為他們的出現,建虜立刻崩潰。追殺潰敵這種事情,乃是最輕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