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三場比鬥(第2/2頁)
章節報錯
圍觀群眾發生驚訝的喊聲,剛才庫爾班說自己已成佛身,很多人都不相信,可是眼見為實,那隻射出的利箭可是勁沉勢猛,就算沒有箭頭,這麼近的距離射在身上也受不了,別說那利箭剛才丞相大人已經派人驗過,可以說貨真價值,斷無假貨,可是這樣的利箭不僅沒有扎入庫爾班體內,反而被他以血肉之軀硬生生反彈出去,刀槍不入四個字都不能形容他的神奇。
眾人驚歎未歇,執弓武士又是一箭射去,這一箭射在庫爾班胸前正中,同樣沒有刺入身體,和第一隻箭一樣被震飛,武士開始急速射箭,瞬間又是三根箭連珠射出,第一隻射在庫爾班小腹,第二隻射在左乳,第三隻射在左胸,沒有一支箭能刺入庫爾班的身體,利箭不斷被反彈回去,地上很快灑滿了掉落的箭矢。
丁鵬嘴角露出了一絲高深莫測的笑意,他發現了庫爾班的一絲貓膩,當然,庫爾班不是作弊,也不是穿了什麼護身寶甲,嚴格說他確實是憑著真實本領抵擋了這些弓箭,但其中有很多水分。
那三隻連珠箭,雖然給人的感覺是同時射出,幾乎同時接觸到庫爾班身體,但其實不然,它們之間有極短的時間差,而在這個幾乎被人忽略的極短時間中,丁鵬發現庫爾班的身體進行了極細微的移動,或者叫擺動,他看似在原地不動,其實他的身體在那個瞬間,已經進行了細微的位移,那麼他的目的何在呢?
丁鵬很快想到,庫爾班這是配合弓手的射擊,這個弓手無疑是個神箭手,但他的技藝還沒有到想射哪兒射哪兒,分毫不差的地步,因此在快速射擊時,會產生一定瞄準誤差,也就是本來要射左肩,可能會偏移一點,射到了肩部以下一點,這已經是很高的水平,畢竟都射在了庫爾班身體上。
可是庫爾班既然刀槍不入,為何會在意這一點的誤差呢?
丁鵬很快推斷出,庫爾班這門護身功法只能護住一個比較小的範圍,於是他和神箭手約定,第一箭射哪兒,然後庫爾班便將該部位運功提前護住,以此類推,庫爾班看似受了無數箭,點滴未傷,其實他每次只護住一小部分割槽域即可,丁鵬在靈山派的時候就聽說過,有些江湖高手在預先判斷敵人的攻勢後,能用深厚的內力護住被攻擊部位,以達到免受傷害或者減免傷害的效果。
這種提前準備預先防禦的功法自然要比金剛不壞體之類的護體神功差遠了,更何況庫爾班可能只能護住一小部分身體,神箭手射擊速度一快,誤差就會增大,逼得庫爾班不得不以極小幅度擺動身體來迎合弓箭的來勢。
丁鵬推論出庫爾班的手段後,心中酌定,庫爾班的這門功夫還算不錯,可惜還有很大漏洞,或者說庫爾班沒有修煉到家,如果他就這點本領,那麼自己這場獲勝的把握就大多了。
庫爾班表演完弓箭射人後,沒有消停,或者說,他也知道這點手段可以贏得周圍百姓的喝彩,但還上不了檯面,起碼那些幕後觀看見多識廣的大人物不會太買賬,於是他喝退弓箭武士,拍了拍手掌,又有幾個奇裝異服的傢伙抬著一具燒紅的銅爐走入場中。
燒紅的銅爐中還有火苗噴吐,一個奇裝異服的傢伙為了讓人們相信銅爐的超高溫度,咬著牙將手貼在爐壁上,只見青煙直冒,他大叫一聲,痛苦地抽回手掌,只見那隻手的掌心已經被燙得黑漆漆的,還有一絲白煙冒出。
庫爾班站在銅爐前,深吸一口氣,然後伸手快速從爐中掏出一顆燒的通紅的鐵珠子,在眾人驚懼的目光中,庫爾班再深吸一口氣,毫不猶豫地將鐵珠吞入肚中,贏來一聲接一聲的尖叫喝彩聲。
丁鵬同樣看得目瞪口呆,靠,這是比鬥還是街頭賣藝?這個番僧第一場的本領還像個樣子,第二場估計完全是藉助他人之力,現在到了第三場,竟然使出了吞碳的雜耍,丁鵬心中充滿了無奈的喜感。
人是血肉之軀,即便有些人透過修煉特殊外門武學,將身體練得刀槍不入,或者修煉高深的絕頂內功,做到金剛不壞,不過這些都是限於肉體表面,如果誰說自己能將五臟六腑都修成鋼鐵般堅硬,那他絕對是外星人。
因此庫爾班絕對是作弊,至於作弊手段,那些到了現代社會還盛傳不衰的流浪藝人或者草臺班子,會教會你很多法門,比如那個看似鐵珠子的東西其實並不是鐵做的,而是熔點很低的東西,它的表面看似通紅,其實出了銅爐後,溫度已經迅速降低到幾十度,普通人只要稍加訓練,脆弱的咽喉食道胃腸完全可以容納它。
不過這項神奇的技藝可能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廣泛流傳,庫爾班一經使出,頓時贏得無數人喝彩驚歎,丁鵬都懶得去看他,如果說前面的比鬥庫爾班還表現出一點真才實學外,現在的他在丁鵬眼中已經成了跳樑小醜,丁鵬的戰鬥慾望急劇下降。
庫爾班表演完吞鐵珠後,又讓人運進來一具大木桶,這個木桶非常大,高度有兩米,裡面盛滿了清水,庫爾班使出輕身功法,輕飄飄跳躍而起,然後頭下腳上地栽入木桶,就此不動。
丁鵬先還不解其意,後來看庫爾班一直倒栽蔥在水桶中閉息,才明白庫爾班這是要顯示自己強大的生存能力,在水中短暫停止呼吸,丁鵬也能辦到,不過時間頂多半柱香,據說有些練龜息功的武林人士可以在水中不呼不吸一天一夜,就不知道庫爾班的出息有多大。
事實讓丁鵬失望了,庫爾班這次的表演持續了半個時辰就罷工了,也不知道他是憋不住了,還是認為這點時間已經足夠壓倒丁鵬,反正半個時辰後,庫爾班一個鷂子翻身,從水桶中飛了出來,就像一個龐大的落湯雞終於掙扎著從池塘中逃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