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每往上一層,參拍者的地位就會更高?”袁旭問道。

“拍品多半會被二層或三層的賓客拍走。”甄儼回道:“一層賓客,要麼是錢財不足,無法拍走拍品。要麼只是進來品嚐菜餚,對拍品興趣不高。”

“菜餚拍賣也開始了?”袁旭問道。

“自從這裡建成就開始了。”甄儼回道:“公子早先給的材料和傳授的烹飪手法,我都交給了伙房。雖然沒有當初在府上吃的美味,應付場面足夠。”

袁旭點頭,上了三層。

二層還只是開闊的場地,到了三層,則有幾間包房。

“包房是做什麼的?”袁旭問道。

“有些顯貴,不願與其他人一道。”甄儼回道:“包房特意為他們準備。”

“還真矯情。”袁旭撇嘴。

他其實能夠理解那些顯貴的心態。

有錢有勢的人,從來不願與普通人一樣。

好比某件商品被打上“精英人群”或“土豪”的標籤,使用者大多有一定身份或地位。

當這種商品被大眾接受,更多的人有能力承擔,希望透過擁有它體現自身價值或社會地位,最早使用的人群,反倒大部分會選擇放棄,尋找更小眾更高階的產品。

“公子,請進包房。”甄儼引領袁旭來到最大的一間包房外。

“包房隨時都有?”拍賣開場前決定要來,居然還有包房,袁旭有些詫異。

“並不是。”甄儼回道:“原先被人訂了,公子要來,又給讓出。”

“被人訂了,還能讓出?”袁旭問道:“是什麼人?”

“河東衛家,衛伯覦。”甄儼回道。

“衛伯覦?”袁旭想了一下:“是不是衛覬,衛仲道的長兄,蔡琰曾經的大伯?”

“公子聽說過他?”

“衛家是大儒世家,衛覬年少就有才名,我怎麼會沒聽說過。”袁旭問道:“他被安頓在什麼地方?”

“就在三層大廳。”甄儼說道:“衛伯覦這次來鄴城,應該是為了某樣寶物。”

“今天拍賣的,都有什麼?”

“我這就把清單呈給公子。”甄儼吩咐隨從:“取清單來。”

片刻後,隨從送來清單。

袁旭檢視清單,發現其中有一把梓樹木梳。

“這把木梳……”不知為什麼,他覺得木梳的來歷不會簡單。

“木梳是我從別處得來。”甄儼回道:“相傳當年衛子夫入宮,一年有餘不見帝君,因此請辭。武帝夢見梓樹,當晚寵幸,生下長公主。從那以後,武帝以梓童稱呼衛後,並贈予這把木梳。”

“衛覬來鄴城,應該是為了它。”袁旭說道:“他是要把衛家祖先的東西帶回去。”

“公子怎麼打算?”

“走拍賣流程。”袁旭回道:“衛家是河東大族,有的是錢財,等他把木梳拍走,再領至家中見我。”

片刻後,僕從送上菜餚,拍賣隨之開始。

坐在包房,袁旭可以看見拍賣現場。

輪那把木梳,衛覬數次出價,最終競拍得手。

甄儼說了句:“公子料事如神,衛覬果然是為了那把梳子。”

&nbsp

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