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結束後,袁旭回府,在書房等著。

甄儼引領衛覬來到。

衛覬進屋見禮:“聽說公子要見我。”

“河東衛家,大儒之家。”袁旭說道:“伯覦與令弟仲道都是年少就有才名。我仰慕許久,難道不能一見?”

“公子召喚,不敢不來。”衛覬低下頭回道。

“不敢,就是不情願。”袁旭說道:“河東曾在曹操手中,你們衛家和他,關係應該不錯。”

“沒有太多往來。”衛覬回道:“曹操確實曾令人招攬,我還沒做好決定,公子就把他給破了。”

“你倒是老實。”袁旭哈哈一笑:“”換做別人,為了討好我,或許會痛罵曹操。”

衛覬回道:“曹操善於用人,天下英雄不少歸附,當著公子的面罵他,反倒假了。”

袁旭點頭,隨後問衛覬:“曹操屢次敗於我手,倘若我有心招攬,你肯不肯歸附?”

沒想到袁旭會開口招攬,衛覬愣了一愣:“公子是要……”

“河東衛家,才學、財帛舉世無雙。”袁旭回道:“招攬了你,對我也是助力。”

“公子也是實誠。”衛覬回道:“只說才學,還讓人容易接受,提起財帛……”

“我和你一樣老實。”袁旭打斷他:“明白人面前不說虛話,我得了河北,天下局勢雖亂,卻也趨於明朗。河東衛家,除了投效我,好像也沒有其他選擇。”

衛覬低著頭回道:“公子說的不錯,衛家在河東,屬公子治下,確實沒有其他選擇。”

“聚財令。”袁旭看向甄儼:“你是不是缺個副手?”

“回公子。“甄儼回道:“聚集錢財,確實不是一件容易辦的事情。要是能有個副手,再好不過。”

“你給聚財令做副手怎樣?”袁旭問衛覬。

“聚財令?”從沒聽說大漢有這個官職,衛覬問道:“敢問負責什麼事務?”

“聚攏錢財,解我後顧之憂。”袁旭回道:“大漢雖未置此官職,河北卻有。”

“大漢沒有置設,只怕名不正言不順。”衛覬面露難色。

“陛下就在鄴城。”袁旭說道:“任何官職,還不是他說了算?我設聚財令,陛下一道詔書,就可以要它位列三公,你信還是不信?”

袁旭說到聚財令有可能位列三公,甄儼露出一絲興奮。

他以前也不認為這個官職拿的上臺面。

做了許多事情,他才感覺到,手握錢財,其實是河北的一項美差。

凡是牽涉到錢財的事,都與他有關。

官職雖新,權力卻不小。

衛覬想了片刻:“我願做聚財令做副手。”

他能想通,袁旭誘導還在其次。

最根本的原因,是找不到任何理由回絕。

河東在袁旭治下,投靠別人,很可能給衛家帶來滅頂之災。

擺在衛覬面前的,其實只有投效河北一條路。

“既然投效,你也不用走了。”袁旭吩咐甄儼:“挑選宅院,衛先生以後跟著你辦事。”

甄儼領命,與衛覬告退離開。

走出袁旭的書房,衛覬臉上還留著憂慮。

“伯覦怎麼了?”甄儼問道:“好像有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