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化敵為友(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科爾沁族察罕控制住整個遼陽之時,已到了申時時分。
明軍的部分燧發槍兵入城接受城門及周邊要害之處,接下來則是舉行獻城儀式。
遼陽城的城門大開,察罕領著所有頭目,包括被他所擒獲的那些,出城迎接明軍。
所有出城的人,全都不帶武器裝備,赤手空拳地步行走出去。
此時城外的明軍,都以勝利者的姿態,騎在戰馬上,看著出城的這些人。
為首的當然是中興侯鍾進衛,在他身邊則是死營統領曹文詔,至於祖大壽和何可綱則領著步軍和車營正在趕路中,還沒到遼陽。
明軍看著出城的這些蒙古人,特別是死營的將士,特別有感觸。
曾經,這些蒙古人為虎作倀,跟隨建虜一起侵犯關內,殘害京畿之地的百姓。為此崇禎皇帝發怒,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死營將士置生死於度外,捨身出塞,入草原報仇,重創了那些在京畿之地犯下滔天罪行的蒙古部族。
包括眼前這個科爾沁族,也沒逃出被大明懲罰的命運。部族所在被明軍一把火燒了大半,無數人死於那一晚。連他們的達爾罕王也被死營將士活擒回關,在京師正法。
那個時候,誰也沒想到竟然會有這麼一天,科爾沁族寧可無條件投降,又要成為大明的一部分。今日更是獻上了遼東軍事重鎮遼陽,作為大明光復遼東的一個見面禮。
不管如何感慨,明軍作為勝利的一方,心中都充滿了自豪感。
作為京營的一部分,他們是最清楚明軍從打敗仗為家常便飯,轉變為如今常勝軍的原因是什麼。正是因為有了他,才有如今他們能為之自豪的局面。
想到這裡,明軍將士不再看這些蒙古人一步步恭敬地走近,都把目光轉向了這一切的締造者中興侯。
只見中興侯的護衛成“八”字形護住中興侯,挺直著上身,注視著蒙古人。而中興侯則是淡然地看著這一切,彷彿這些都是理所當然之事,等著水到渠成而已。
由霹靂大隊的人引著,察罕領著所有頭目向中興侯走去。當他看著明軍方向,有一杆刺眼的“死”字營旗時,瞳孔不由一縮。
曾經,就是這一杆旗,經常出現在整個科爾沁族人的噩夢之中。每當科爾沁族的孩童不聽話時,其父母就會恐嚇自己的孩子,再不聽話就會招來這杆旗,其效果非常之好。
雖然過去了那麼長時間,可這杆旗的陰影還留在每個科爾沁族的心裡。他們知道,就算得罪任何人,也不要去惹這杆旗。否則天上地下,這杆旗必然會有一天出現在面前。
察罕的目光下移,看到“死”字旗下有一員威風凜凜地大將。身材修長,虎背熊腰,一看就知道是不能招惹的一員悍將。
但是,就是這麼一員悍將,此時卻陪在另外一位年輕人的身邊,態度恭敬。察罕還發現,這員悍將在看那位年輕人時,眼中滿是崇敬之意。
這種情況下,不用任何人提醒,察罕就知道這位年輕人肯定是大明的中興侯。讓大金上下為之忌憚,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的那位中興侯。
察罕不敢仰視,低著頭,快走幾步,來到鍾進衛的面前十步之遠,便領著手下拜伏在地,帶著惶恐地心情,一邊用不太流利的漢語,恭敬地說道:“迷途之人,科爾沁族察罕領族人拜見大明中興侯。”
一個年輕而又親切地聲音響起:“無須多禮,起來說話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