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近傍晚,沒有了陽光所帶來的一絲暖意,天氣就變得更為寒冷。寒風不時從大地上呼嘯而過,凍得人瑟瑟發抖。

但就算如此,還有一支大軍正在行軍,而不是找地方紮營避寒取暖。

隊伍的前頭忽然有一騎,沿著隊伍疾馳而回,到達步騎交接處的一輛馬車處,滾鞍下馬,向車裡稟告道:“稟中丞,前方五里外發現上榆林堡所在的長城。前鋒左遊擊、吳參將請示是否攻擊?”

車輛裡面稍微過了一會才有了動靜,車窗掀開,一張疲憊不堪的滿是皺紋的臉露了出來。他先看了下天色,又透過車窗看了下外面的地形,然後便放下車窗縮了回去。

不過蒼老的聲音馬上就傳了出來,只聽車裡說道:“傳我將令,諸部在附近尋一處避風處紮營,令左良玉、吳三桂兩人前來見本官。”

“是,中丞。”來人大聲答應一聲,馬上翻身上馬,又往前面疾馳而去。

就在這當口,車裡又傳出了連續的咳嗽聲。車邊上一位年老的騎士聽了嘆了口氣,他靠近車窗,向裡面說話道:“老爺,以後別開窗,有什麼事情阿福來做好了。”

過了一會,袁可立止住了咳嗽,回答阿福道:“知道了,傳令吧。”

這已是老爺第十六次答應自己了,但過後又食言。阿福滿面愁容,轉身對袁可立的一位親衛點點頭。

這位親衛就馬上把紮營的命令傳了下去,讓埋頭趕路的步軍鬆了口氣。

大淩河城的兵沒有動,這些軍隊全是抽調自山海關、寧遠和錦州的軍隊。他們繞道草原,在袁可立的親自督促下,在寒風中一路急行,用他們以前未有過的行軍速度一直在趕路。

幸虧是建虜對草原的防範不重視,注意力都集中在海州一帶,加上天氣又冷,因此,關寧軍的行軍格外的順利,只遇到了少量的建虜,都被作為前鋒的騎軍解決了。步軍需要做的,只是不停的趕路而已。

在天完全黑下來之前,大軍終於草草紮營完畢。但袁可立沒有下車,而是繼續待在車裡,畢竟這車是阿福讓人改裝過,保暖效果極好。並且整個車都在帳篷裡,又加了一層避風所在。

阿福並沒有趁機休息,雖然年紀也大了,卻還手腳麻利地給袁可立煮藥。軍中只有袁可立的親衛和高階將領知道袁中丞病了,但病的嚴重程度就無人知曉了。

之所以瞞著全軍,是怕軍心不穩。

在阿福服侍袁可立吃藥用餐之後,左良玉和吳三桂趕到了中軍帳。

阿福在營帳門口對於興沖沖而來的兩位將領吩咐道:“中丞的身體需要多加休息,長話短說明白麼?”

兩人一聽,高漲的情緒稍微收斂了一點,點頭答應後唱名而入。

“京營遊擊左良玉參見中丞大人!”

“寧遠參將吳三桂參見中丞大人!”

在原本的歷史上,吳三桂此時已是寧遠總兵。但因為蝴蝶效應,吳三桂之父吳襄在支援錦州戰事中逃跑而被鍾進衛所知,因此再無出頭機會。

而吳三桂的舅舅之一祖大樂叛明投靠建虜,造成了登萊明軍的嚴重傷亡。雖然本人被抓獲處以極刑,但多少都影響了吳三桂這個外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