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回王承恩料錯了,今時不同往日,有些東西因為鍾進衛穿越而發生了改變。

曹於汴先是按照順序檢視了三份急遞,然後聽到崇禎皇帝對他說道:“南京民變之事,涉及甚廣,朕決意派你前去一查真相,押相關人等進京受審,曹卿可願前去?”

“陛下之命,臣不敢辭。”曹於汴乾淨利落地回答道。

崇禎皇帝見他答得乾脆,心知他必有計較,就再問他道:“曹卿對於此事,有何思路?”

曹於汴知道崇禎皇帝是有點擔心自己是否會偏袒某人,他當即回答道:“陛下,從三份急遞上看,已有證據表明那復社與民變有莫大的干係。不管最終如何,其居心叵測定然是要處理的。至於大明皇家銀行南京分行的人是否有為非作歹,臣去了一審便知。另外有關哪些官員是否有褻職,或者有包庇鬧事者的行為,臣也會據實查之。”

王承恩聽了,不由重新打量曹於汴,這好像不是他印象中的都察院左都御史。

曹於汴之所以要這麼幹,完全和他屁股坐在那裡有關。

都察院之前的名聲太差,一直是他想改變的。

在上次的票號鬧出事情,銀行業為之改革一事上,他賭對了。在很大程度上扭轉了都察院只會貪腐不幹事的風評,同時他又為各衙門爭取到了利益,成立了為民銀行。都為他的名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現在南京那邊竟然在銀行業改革之事上出現波折,對於他來說,這是不可容忍的。

再說現在一切的證據指向,都很明瞭,這絕不是百姓自發的民變,是背後有人指使。

曹於汴已下了決心,再搞一把大的,把都察院的名聲重新打響起來。

別人或許不敢動那名聲在外的西張先生張縛,不敢碰內閣輔臣周延儒,但他曹於汴就敢,而且還偏要去動,去碰。非如此驚天大案,不足於讓都察院的名聲一下就扭轉過來,也使他曹於汴的名聲能傳遍大江南北。

崇禎皇帝聽了曹於汴的回話,很是滿意,他點點頭說道:“東廠在江南也已調查多時,曹卿去南京之後,朕令東廠把相關證據移交給卿,由卿出面之。”

“臣遵旨。”曹於汴躬身答應了一聲,然後轉向王承恩道:“還請王公公多多相助。”

王承恩這時忽然想起,好像東廠已經在法理上凌駕于都察院之上了。不由暗自一笑,笑自己之前還是老思路想事情。

“陛下有令,咱家一定遵從的,請左都御史放心好了。”王承恩公事公辦地回答道。

崇禎皇帝看他們說完了後,就吩咐曹於汴道:“曹卿須儘快趕往南京,處理完事情後,督促大明皇家銀行南京分行開業。如若有什麼問題,可以調派當地軍隊相助。”

曹於汴知道崇禎皇帝是怕那些人又來圍攻自己,他一臉嚴肅地回答道:“臣明白。”

他很快領了聖旨,當日便兼程趕往南京去處理民變之事。

而在文華殿上,等曹於汴出了殿門之後,鍾進衛便對崇禎皇帝奏道:“陛下,此次南京民變之事,臣覺得有幾個事情應當引起朝廷的注意,最好加以防範使之不再出現。”

崇禎皇帝一聽,連忙問道:“鍾師傅,你所言何事,速速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