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2/2頁)
章節報錯
最後,還是范文程開口了:“主子,不如同時告知錦州,在登萊一線的明軍有侵犯大金邊境,因此不得不調回錦州的兵馬。”
另一個和碩貝勒阿巴泰聽了,未等皇太極回答,就直接否定范文程地建議道:“登萊一線,只有東江有戰力。但誰都知道,自從毛文龍死後,登萊已不足慮。要是我大金說被登萊打得要調回錦州兵馬這種荒謬的理由,實在有損大金威望。”
阿巴泰的說法也有道理,登萊一線的明軍要是厲害,去年的時候也不會主力盡出,繞道蒙古攻入關內了。
殿內又安靜了下來,一時沒有其他辦法。皇太極見眾人都沒反應了,心想要不就這麼辦。
讓代善分別找達爾罕王的兩個兒子私下溝通一番,以勢壓人,也不怕他們不同意,撤回來後再使些手段直接收編了他們。
正當皇太極準備宣佈這個決定之時,前方軍情送到,說登萊一線的明軍出擊,騷擾大金邊境。
殿內的眾人一聽,都面面相覷,登萊的明軍還真來騷擾大金邊境了。這不是編造的理由,是否可以用來給錦州那邊退兵之用呢?
皇太極倒是比殿內這些人要多一份考慮,馬上問起具體的情況。
在得知明軍真得只是騷擾,一觸即退後,他才笑著揮手讓報信的人退了下去。
登萊的戰力果然就是渣,估計是迫於明國朝廷的壓力,出兵做做樣子,響應下錦州戰事而已。
於是,皇太極就決定,按照之前商議的幾個理由再加上登萊確實出兵的事實來回復錦州,讓他們儘早退兵,免得徒耗錢糧。
可還沒等命令出殿外,又有緊急軍情來了。殿內的眾人看信使那緊張慌亂地神情,一顆心就沉了下來。
“報大汗,五百正藍旗甲兵和一千朝鮮步軍運送糧食的隊伍在離鳳凰城東四十里處被明軍偷襲,除五十六名正藍旗甲兵逃出之外,其餘全軍覆沒,糧食全部被焚。”
皇太極聽得當即站了起來,大驚失色道:“什麼?你再說一遍。”
殿內的人也是一臉驚容地看著信使,這訊息太過駭人聽聞了。
信使只好又說了一遍,這次又補充道:“帶隊的甲喇額真被明軍斬殺,未能逃出來。”
阿巴泰不相信這個訊息,五百大金勇士在野戰中對上兩千明軍都是隨便殺的,更何況還有一千的朝鮮步軍,怎麼可能敗得這麼慘。
皇太極知道信使不會騙人,他有點驚異地問道:“是遭遇何處明軍襲擊?”
“回大汗,三千多明國騎軍突襲,旗號為一個盧字。”
崇政殿內的建虜和漢奸們聽得面面相覷,在他們的腦海中,一個之前聽聞過又被忽視的名字重新被他們想了起來。
很快的,建虜的信使即刻被派往錦州,要求代善等人回師。另外則探馬、細作盡出,開始查探登萊明軍的真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