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進衛想起讓建虜退走的應對之策,就是登萊發揮牽制之功。在場的這些人裡,沒有人比他更瞭解盧象升的能力。因此,雖然盧象升才剛上任不久,但以他的能力,鍾進衛覺得也能一戰。

因此,鍾進衛見崇禎皇帝看向他,就奏道:“陛下,可令登萊巡撫盧象升派兵出擊遼地,以牽制建虜不能主力盡出攻打錦州。如此一來,錦州當無事。”

文華殿內的人不是沒想過這個法子,就比如工部尚書徐光啟,他就非常在意登萊在對虜戰事上的作用。也因此在後世歷史上,他的學生孫元化才會出任登萊巡撫一職。

他聽了鍾進衛的建議,微微皺眉,出列奏道:“陛下,登萊巡撫剛上任,怕是無力出擊吧?”

梁廷棟這回倒是站在鍾進衛這邊,他出列反對徐光啟道:“登萊巡撫不是帶了一千五百的關寧鐵騎過去麼,憑此就可一戰,何言無力出擊!”

徐光啟一聽,也不肯示弱,反駁道:“關寧鐵騎在遼東不敢和建虜野外對戰,到了登萊,就敢打了麼?”

鍾進衛雖然和徐光啟的關係好,但對他這說法就不敢苟同了。

鍾進衛提醒徐光啟道:“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關寧的兵到了登萊,未必不敢一戰。”

鍾進衛說得這道理,在場這些大儒自然都是知道的。但盧象升到底熊不熊,他們並不敢像鍾進衛一樣對他有那麼大的信心。

鍾進衛也不再去爭辯,轉身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臣和九臺在京畿之戰中並肩作戰過,深知其統兵之能力。而且不管如何,讓登萊出戰,都是一種支援錦州的手段。”

崇禎皇帝點點頭,鍾進衛最後這話說得極是,他點點頭道:“鍾師傅說得有理。不過登萊巡撫剛到任,朕只要求他能騷亂到建虜,讓建虜不能全力對付錦州,使得孫師傅這邊壓力能輕點就行了。”

崇禎皇帝在定了這個應對措施後,繼續詢問群臣是否還有其他措施。討論了半天,最終只是追加錢糧給山海關一個措施而已。

這其實也是鍾進衛的功勞,要不是他,朝廷那會有餘力主動做這個事情,不催著趕緊結束戰事就算不錯了。

崇禎皇帝見到商議不出其他方法,想著現在遼東戰事未明,敵軍規模和戰法都未知,目前的應付之法也算可以了。

於是,他就宣佈散會,但又單獨留下了鍾進衛。

崇禎皇帝對略帶疑惑,不知道有什麼事的鐘進衛說道:“鍾師傅,今日之事讓朕覺得,強兵實在太少。你昔日曾言替朕練出天下第一強軍,不知是否還記得?”

鍾進衛一聽,臉色一紅,好像自己出來乍到,說得話有點大了。萬一要是練不出來,豈不是袁崇煥第二。

他微紅著臉,回答崇禎皇帝道:“陛下,臣當時也曾言明只是紙上談兵,並未實踐過,也因此,臣向陛下要一支小部隊的兵額先行實驗之。”

崇禎皇帝倒還記得這點,他點點頭道:“無妨,朕當然知道這點了。此事鍾師傅準備何時開始?”

沒等鍾進衛回答,崇禎皇帝又說了:“朕以為練兵非短時間內就能練成,不如鍾師傅能早點就早點吧。朕知道鍾師傅剛大婚...”

崇禎皇帝一提這個,鍾進衛就不好意思了,趕緊表態道:“陛下,臣馬上就著手此事,只是兵器糧餉,兵員等等都需重新計劃。不知道陛下還記得那軍需官制度不,臣也打算用於新軍之中。這諸如一切,還請陛下鼎立支援。”

這些都不是問題,崇禎皇帝笑著說道:“鍾師傅儘管說,要人給人,要錢給錢。朕的唯一要求,就是幫朕練出強軍來。”

“是,陛下,那臣就先回去計劃此事,明日把所需稟告於陛下。”鍾進衛連忙答道。

崇禎皇帝看看天色,忽然臉上閃過一絲詭異之色,他露出笑臉邀請鍾進衛道:“鍾師傅,這午膳時間也就要到了,要不陪朕用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