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第1/2頁)
章節報錯
阿巴泰雖然是努爾哈赤的親子,但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因為側妃所生,所以就不受皇太極和其他兄弟待見。
他被那些當權的兄弟屢次羞辱,也就罷了,現在連他們手下的奴才也來羞辱自己,就有點惱羞成怒,準備治一治這個奴才。
濟爾哈朗卻是一個會做人的人,也是一個有眼力的人,一直積極靠攏皇太極,深受他的信任。
現在瞄見阿巴泰漲成豬肝色的臉,出言威脅大汗親衛。畢竟是隨著自己一起出來打仗的,為免得事情不可收拾,濟爾哈朗出聲道:“不得無禮,先見過貝勒,我再慢慢跟你說戰事。”
阿巴泰一聽濟爾哈朗給他面子,就凍著臉,不再發作,只待鰲拜來見禮。
誰知鰲拜根本就不鳥他,只當他是空氣,仍然對著濟爾哈朗,大聲道:“大汗只命奴才前來詢問戰況,其他一概不顧。瞧著昌黎城頭的旗幟,怕是有人拖了咱們旗的後腿吧。”
阿巴泰再也忍不住了,一拍桌子喝道:“大膽,奴才有這樣和主子說話的麼,膽子真的大了,不怕本貝勒砍你的頭?”
“主子,誰主子?老子是鑲黃旗的奴才,是大汗的奴才,莫非你想當鑲黃旗的旗主?”鰲拜絲毫不怕,直接頂道。
濟爾哈朗知道皇太極平時不屑阿巴泰,怕是把他的親衛都給影響到了。這鰲拜武勇是武勇,但腦子一根筋,跟阿巴泰對上了,除非皇太極親來,否則誰也不能讓他低頭。
於是,他直接扯開話題道:“今日凌晨打過一仗,未曾打下,乃是大意了,準備明日再戰,一舉拿下昌黎。”
“昌黎城內多少明軍,小小縣城竟然攻不下?”鰲拜一聽濟爾哈朗談正事,就不再理阿巴泰。
濟爾哈朗一聽,有點不好意思,但鰲拜詢問,是要回奏大汗的,不能隱瞞,因此他回道:“明軍不多,大多是鄉兵守城。”
“什麼?”鰲拜驚詫失聲,然後瞄了眼阿巴泰道:“怕是有人不想咱們鑲黃旗又得一城吧。明日咱們鑲黃旗上,奴才等貝勒進城再向大汗稟告,讓別人嫉妒去吧。”
鰲拜是皇太極的親信,明白主子極力打壓所有能染指汗位的對手,包括潛在對手。阿巴泰是個軟柿子,就先捏了,否則憑皇太極的英明,就不會多次羞辱他。
“不得亂說!也罷,正藍旗打的也累了,就歇息下,明日由我鑲黃旗主攻。”濟爾哈朗先是斥責了鰲拜,然後跟阿巴泰商量。
他想著只要自己認真對待,打下區區縣城應該是舉手之勞。鰲拜出的主意不錯,這樣可以給皇太極多掙點臉面,挽回在山海關和撫寧損失的威望。
阿巴泰陰沉著臉,一言不發,起身離帳而去。
第二日一早,第二次昌黎攻防戰馬上開始的同時,北京城的反腐風暴已經開始露出苗頭了。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惦記著事情,早早來到衙門,手下果然沒有讓他失望,御史袁弘勳和高捷的供狀已到他的案頭。
袁弘勳和高捷並不知道他倆只會在錦衣衛大獄關押一日而已,因此,在錦衣衛的各種不留痕跡刑訊逼供下,把自己貪汙的事情都招認了出來。
他們兩人貪汙之多,讓駱養性都看得有點眼紅。他馬上收拾了下東西,進宮面聖。
崇禎皇帝一看供狀上寫著的內容,頓時怒了。
只見供狀上寫著,袁弘勳多次透過玉石買賣收取賄賂,替人彈劾競爭對手,包括商業和政治上的,累計達到八萬三千兩之多。
這還是小意思,利用監督職權,參與工部左侍郎李仁吉分成貪墨工款,共有九萬四千兩有餘。
高捷更是膽大,利用巡查鹽政的機會,把二十萬兩庫銀都給貪墨了,分給其他人等五萬不到,其餘都進了他的口袋。
還為吏部右侍郎劉鵬受賄八千金從中居間,自己向富人於承祖勒索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