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爾哈朗和阿巴泰收兵回營之後一統計,死了四十二人,傷五百二十三人。

多數是死於槍彈,受傷的則多為箭傷和砸傷。

和明國打了多年的仗,早就料到了這些。兩人也不以為意,只是有點可惜第一次攻城太大意。

建虜三更天就摸黑起來飽餐,而後在冬日凌晨潛伏攻城,打到現在已是疲憊不堪,因此紛紛回營帳休息。

濟爾哈朗和阿巴泰命令之前留守營地的兵卒再行打造雲梯,只是可惜周圍沒合適的材料,只能拼湊。

昌黎縣衙大堂,領頭的鄉紳都聚集在這,也不顧身體的疲憊,一個個興奮地聊著。

沒過一會,昌黎縣令左應選和守備石國柱從後堂轉出來。

鄉紳們一見,紛紛上前見禮,沒有什麼比打勝仗更能讓人服氣。

左應選笑著抱拳還禮,然後,在案几後坐了下來。用手示意底下眾人也坐,這次是給他們每人都備了凳子的。

看大家都坐下了,左應選開口了:“幸賴各位相助,同心同德,沒讓建虜偷襲得手,守住了昌黎。在此,本官代朝廷、代昌黎百姓謝過各位鄉佬。”

說完之後,表情莊重,站了起來作了一揖。眾人紛紛還禮。

客套完了之後,左應選臉色沉重,宣佈道:“此次守城,兵丁,民壯共計犧牲二十四人,傷一百二十三人。本官都已記下姓名,戰後上報朝廷,在昌黎立祠紀念,受百姓香火。”

一說這個傷感的話題,大堂上就沉靜下來了。

“諸位,這第一仗,昌黎是守住了。但韃子必不甘心,還會再來。因此,還請各位鄉佬用心守城,不得馬虎。”

左應選說完後,看看底下眾人,像是都要說話表態,就把雙手伸出稍微往下虛按,然後說道:“本官和守備商議之後,對第一仗中暴露的問題,做了歸納,現在由守備進行講解,而後群策群力,查漏補缺,改進防守。”

守備石國柱聞言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前幾步說道:“諸位知道,我們沒有盔甲防護,對於建虜弓箭傷害的防護比較薄弱,兼之建虜射得準、狠,因此我軍不幸犧牲之兵卒都為建虜弓箭射中頭部所致。”

說到這裡,他又補充了下:“這次建虜可能是大意,並沒有多少弓箭手壓制城牆,但下一次就不好說了,因此,我們必須得解決此事。”

“第二,韃子身披重甲,箭支難以給其致命傷害,如何解決此點,至關重要。另則,下次建虜必攜大量盾牌掩護,如何處理,又是一個問題。”

大堂上的鄉紳聽著一個個問題的提出,臉色都凝重起來。

“第三,給予建虜以殺傷的火槍土槍,裝填速度過慢,半響才有一發,如何解決?”

“第四,第一日的滾木礌石消耗甚多,城中供應不上,以致幾處城牆短時竟無滾木礌石可用,如何解決?”

石國柱說完後,朝左應選抱拳拱手,而後退回座位。

左應選在石國柱講解的時候,已坐回座位了。現在看石國柱講完了,他就補充道:“還有兩事,也是迫在眉睫。”

石國柱已經把一堆問題砸到鄉紳的頭上,他們正在思索有什麼好辦法把這些問題解決掉。

這時,左應選說還有兩件事情,一時之間心裡都有點沉重,紛紛看向左應選,看縣尊還要說什麼難題。

左應選看所有人都已注視自己,就說話了:“鄉兵們拿命護著昌黎,但縣衙庫房並沒有多少銀兩,雖說是大義所在,但如不能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怕其悍勇之心難以持久。”

早上在城牆上,左應選許了不少諾言出去,卻沒有能力兌換,現在是解決這事的時候了。

鄉紳們知道縣尊說這話的意思,這件事相對前面的事情來說,很容易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