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思海戰(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些情況,大家其實都知道,因此才不敢在有把握之前派出軍隊和建虜決戰。
鍾進衛聽盧象升分析到這裡,就說道:“這情況我知道,這也是戰事拖延至今的主要原因。你不覺得麼?”
“下官以為,朝廷當初開始給勤王軍發餉銀之時,所派主官就可以奪取或縮小各地將領之軍權,直接指揮士卒。可分為兩個步驟,一是發足餉到士卒手中,以穩定軍心;二是主官和士卒同衣同食,同甘共苦,以獲得軍心。如若此兩步做好了,軍中一心,自可與建虜決戰。”盧象升說完之後,看著鍾進衛的反應。
鍾進衛開始還走著聽著,聽到盧象升說穩定軍心和獲取軍心的策略時,停了下來,轉身看著盧象升。
他想起在歷史上,盧象升帶兵好像就是這麼帶的,所以在短時間內就建起了明末的一支強軍,即天雄軍。這支軍隊不但戰力強橫,而且吃苦耐勞,就算缺少後勤補給,也是穩定在盧象升身邊,甘為盧象升效死。這從盧象升戰死之時,士卒甘願以死保護盧象升的屍首以及其身後的名譽就可以看出來了。
另外也從一個側面,可以證明盧象升獨得軍心,就是盧象升為國捐軀之後,這支天雄軍就散了。
鍾進衛想著要是一開始就讓盧象升來統領勤王軍,會不會比現在好點。
想了一會,還是在心裡暗自搖頭。在之前局面敗壞之際,非得有孫承宗那樣資歷威望甚高之人壓著,才能得到今日之局面。
要一開始就任命盧象升這個在軍事上名不經傳的四品知府來統帥的話,說不定還未等盧象升採取任何手段,軍中就鬧翻了。
鍾進衛想到這裡,對盧象升說道:“你說的有理,但現在已經走到這一步了,就不要多想了。我已經向皇上舉薦你去收拾袁崇煥遺留下來的皮島爛攤子,你有信心麼?”
盧象升沒想到鍾進衛又在軍事上舉薦自己出任一方大員,他雖迫於當前的風氣,棄武從文,考了進士出身,做起來了文官。但在他內心,還是嚮往征戰沙場,一展自己心中所學,也讓自己的一身武力能在沙場縱橫馳騁,報國衛民。
當下,盧象升一抱拳向鍾進衛行禮道:“下官一定不負監軍之舉薦,必讓皮島之軍崛起建虜後方。”
鍾進衛笑笑說道:“好,我相信你。”
說到這裡,他看看在一邊看熱鬧的閻應元,然後又對盧象升說道:“我會向皇上請求,讓我家大舅子繼續跟著你,當你副手,如何?”
閻應元聽得一怔,咋一下就說到他了,還讓他跟著盧象升。
不過他這些天與盧象升相處,已經獲得了深厚的友誼,因為兩人的為國為民之心相同,而個人技藝上又互為補充。
盧象升善收軍心,長近戰。而自己善查漏補缺,長遠端。
當然,他們的友誼能好的那麼快,也有鍾進衛的這層關係在。
現在鍾進衛說要讓自己跟著盧象升,顯然是替自己考慮,給自己找一個好主官,因此在內心,閻應元暗自感激這個妹夫。
盧象升聽鍾進衛這麼個說法,自然也沒什麼意見,甚至是大為歡喜,連聲道謝。
鍾進衛笑著道:“九臺,你也不用謝我,我是有私心的。以後是海戰的天下,皮島就有水師,我想你把水師交給他來管,讓他有個機會能實踐實踐。當然,要是他不稱職的話,你該撤了他就撤了他好了,我沒意見。還有,他要是犯了軍法,該如何處置,就怎麼處置,不能因為我的關係而有顧慮,影響了軍心。”
鍾進衛說這話的時候,其實一點都不擔心,因為從閻應元歷史的表現來看,根本不可能有那麼差。
盧象升卻是一個鐵面無私之人,聽鍾進衛這麼說,就認真地點點頭。
這事就說到這裡,鍾進衛又開始往前走,然後說道:“剛才說到海戰,讓我想起來了,孫大人應該有撥給你們火炮吧,我看看你們訓練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