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也是聽來的訊息,他告訴鍾進衛道:“崇禎元年七月,時任禮部左侍郎的徐光啟徐侍郎向陛下上奏得準,由兩廣軍門李逢節和王尊德奉旨至澳門購募炮師和大銃。幾經波折後,才得以成交,於崇禎二年二月從廣州出發。”

鍾進衛算著二月出發到現在才要到北京,這也太久了吧,不由得打斷孫承宗道:“從廣州過來京師,要走這麼長時間?”

孫承宗點點頭道:“實在是紅夷大銃太重了,以致行程屢屢推遲,到十月,才到山東濟寧。由於漕河水涸,不得不改舟登陸。又由於建虜入侵京師,因此耽擱了時間。”

“為什麼不走海路,由船裝運,可以直達天津。這多快啊!”鍾進衛質疑道。

“中興侯,你別忘了海上不安全,這炮要走海路,說不定就送給海盜或西夷了。”孫承宗提醒道。

鍾進衛聽了嘆道:“沒有制海權還真是麻煩!”

孫承宗也是搖頭嘆息,大明現在連陸路都顧不過來,那還管得了海路。

鍾進衛想和孫承宗談談海戰的事,但又覺得現在談,好像時候不對,只好憋住了,但又覺得悶得慌,就向孫承宗告辭,自己出去溜達溜達,美其名為巡營。

監軍要巡營,誰都不好阻攔,更何況,孫承宗也根本就沒有阻攔的意思,由得鍾進衛去。

一出了營帳口,李老四就把其他護衛給叫了過來,隨在鍾進衛身後。

顧百川看看鐘進衛站在營帳口,一直沒動,就問道:“侯爺,我們是去哪?”

鍾進衛只是憋得慌,出來散散心,不是真的巡營。所以到了門口後,就在發愣。

現在聽顧百川一問,想了下,就說道:“走,去看看我的大舅子,好長時間沒看到他了,過去聊聊。”

顧百川對鍾進衛異於常人的言行已經習慣了,他和王鵬與閻應元也算是有過生死與共,鍾進衛提出過去看看,他也樂意。

他們一行人來到盧象升的營地,發現裡面沒有多少士卒,都被派出去巡邏了。

但剛好盧象升和閻應元都在,聽到監軍前來巡營,趕緊迎了出來。

盧象升還是穿著四品知府的官服,在這軍營中,也算是和鍾進衛一樣,比較特殊的一個。

而閻應元是賜武進士出身,軍營中任盧象升的副手,其實就是民壯統領而已,因為盧象升營中計程車卒不算正規軍。

鍾進衛看到盧象升還是和以前一樣,高高大大,卻又很斯文的樣子。但閻應元卻有了改變,首先他的傷已經痊癒了,而且經過這麼多天的軍營生活,整個人比以前更精神了。

盧象升和閻應元接了鍾進衛後,陪同他開始巡視營地。

鍾進衛其實也沒什麼好巡視地,就是和他們邊走邊聊天。

鍾進衛問道:“和關內建虜的決戰馬上就要開始了,九臺有什麼看法?”

“建虜荼毒關內,並威脅京師,朝廷拖延至今,非要等蠻兵到了才下令決戰,下官覺得太過謹慎。”盧象升已知道鍾進衛對他甚是信任,因此鍾進衛問他關於戰事的看法時,把心裡潛藏已久的想法說了出來。

“哦,那依你之見該如何呢?你就不怕軍中人心不齊而致戰敗麼?”鍾進衛沒想到盧象升竟然是有意見,就問道。

“監軍,下官是這麼想的。以前之軍隊,缺餉少糧,士氣自然不高。軍中將領掌握餉銀,用到士卒之時就發一點,不用時就讓他們餓著。士氣、軍心就掌握在將領手中。如若將領有異心,則所屬軍隊自然也不可靠。”盧象升給鍾進衛仔細分析軍中的情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