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諸部首領一見皇太極出來,就停止了議論,看著他。

皇太極掃視了一圈蒙古諸部首領,然後豪氣地說道:“蒙古一向是我大金的盟友、兄弟,你們的喜怒哀樂,我大金都能感同身受。這次不少部族損失慘重,特別是敖漢部和扎魯特部。你們掛念草原上的家人,朕都能理解。因此,朕決定,先放過明國一馬,待蒙古兄弟們休養生息後,再來關內和大金共富貴。”

蒙古諸部首領一聽,面面相覷,不管是剛才熱血的首領還是轉變想法,準備再跟著大金撈一票的首領,都是等著皇太極帶他們進攻明國京師,再來個裡應外合一舉拿下京師的,沒想皇太極反而來了個大轉折,不打了。

“大汗,就這麼放過這個明國內亂的機會了?”有一個蒙古部落的首領忍不住問道。

皇太極看著這個首領,深情地說道:“為了蒙古的兄弟,為了草原上翹首以待你們回去的家人,朕決定放棄這次機會。”

“那不是很可惜麼,要不…”另外一個蒙古首領嘆息了下,還想再和皇太極講講,他們蒙古人應該能克服暫時的思鄉之情。

皇太極直接伸手一按,把他後面的話給按了回去,然後輕蔑地說道:“沒什麼可惜不可惜的,大金軍隊天下無敵,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下次來照樣打得明軍屁滾尿流,望風而逃。”

蒙古首領們聽皇太極這麼一說,回想大金軍隊的野戰無敵,還有最近灤州的歸降,不由得相信皇太極的話,紛紛表示下次大金還來關內的時候一定記得通知他們,然後依依不捨地告別皇太極,回去準備收拾東西回草原。

皇太極打發走了這些蒙古人後,就召集女真頭目開會。

在會上,他先是傳達了明國京師發生的事情,然後把范文程說的那些內容用自己的話複述了一遍,話語中做了傾向班師的誘導,然後徵求與會人員的意見。

皇太極是有把握的,所以之前打發蒙古僕從軍回草原,也沒有事先和自家將領商量。

果然,他的徵求意見剛出,很大一部分頭目馬上提出班師回遼東。家裡還有老婆孩子一堆,現在搶足了東西,又碰了幾次壁,早就想回去了。

其他原本還有點留戀關內的人一見這麼多人都提出班師,也猶豫著先回去一趟。

所以接下來的議題很自然地就轉向什麼時候回去,如何回去。

皇太極就先把他的想法說了,班師沒問題,但在長城防線開啟的缺口不能就這麼丟了。

建虜頭目們入關之後,對京畿之地的繁華是大開眼界,自然是想再多來幾次的,所以都贊同皇太極的說法。

然後皇太極說出了他的擔心,這些城池要守住,必須留下來的部隊能打能守才行。而大金軍隊就擅長野戰,而不善於守城。這點也是與會人員的共識。

皇太極馬上就說出了他的打算,守城是漢人的專長,正好有不少投降過來的漢官可以用。如果再加上一支大金軍隊的話,就能進可攻,退可守,萬無一失了。但要統領這麼多城池,要負責關內釘下這顆釘子的重任,既能統領大金軍,又能讓投降過來的漢官沒有異心,就必須有一個位高權重的人來留守。

皇太極這麼一說,那麼人選範圍就縮的很小了,大金國目前最位高權重的就是八大和碩貝勒。而這八大貝勒中,四小貝勒的年齡還不足以讓所有人放心,目標自然就只有四大貝勒了。

皇太極是金國大汗,肯定不能留在這裡的,那麼就剩下三個人員備選了。

這三個人中,代善打了幾天昌黎,都打不下來,威望有損;而莽古爾泰的性子魯莽,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所以在皇太極的引導之下,很容易就確定了留守關內的人選,二貝勒阿敏。

接下來皇太極說了先把蒙古人送走,以免礙手礙腳,然後大金軍再四處出動一次,再掠一些人口,由大軍押回遼東。

走的時候不撈一把,不是建虜的性格,所以與會人員都同意了皇太極的安排,散會回去準備,只等蒙古人一走,就準備開搶。

皇太極很滿意事情都如自己所料,既解決了大軍班師的各項事宜,又把三個和自己作對的貝勒留了一個在關內,到了盛京對付剩下兩個貝勒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