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圍剿發洩(第2/2頁)
章節報錯
鍾進衛知道,這些探馬等於是建虜主力的觸角,這麼跟著自己,等於是把行蹤告訴了昌黎城外的建虜主力,確實很不妙啊!
“沒有辦法趕走麼?”鍾進衛有點不信,自己這邊有五千大軍,搞搞什麼回馬槍啊,快跑一段路後埋伏什麼的,會沒有用麼?
“監軍,這些建虜探馬都是老手,只是遠遠地跟著並不靠近。而且他們是分組隔距離監視,就算我們找機會幹掉了前面的探馬,也奈何不了後面的。最主要的是我們不能離開昌黎太遠,所以怎麼都甩不掉他們。”曹文詔聽了鍾進衛的疑問,就幫何可綱給他解釋道。
“那怎麼辦?和昌黎城外的韃子主力硬拼肯定是不行的。雖然我提出說來救昌黎,但也不能讓你們用命去硬拼。”鍾進衛皺著眉頭說道。
何可綱和曹文詔都沉默不語,一時之間誰也沒有好辦法。
“要不,我們進昌黎城,據城而守,韃子連只有百姓防守的昌黎都打不下來,我們進去後,韃子更是沒法打了。”鍾進衛出了一個主意。
曹文詔看看何可綱,見他沒發表意見,就自己對鍾進衛道:“監軍,我們是騎軍,如果進入了昌黎,就失去了機動性。韃子如果重重圍困昌黎的話,怕是出不來了。”
這時,何可綱也補充道:“昌黎城小,怕是容不下我們五千騎軍。”
“那你們說怎麼辦?”鍾進衛一聽他們說的有道理,有點洩氣,就再向這兩位將領徵求意見。
不是什麼時候計謀都有用的,在絕對的實力面前,計謀就沒多大用處。
現在五千騎軍面對的是一萬左右的建虜精銳,還有三萬左右的蒙古韃子軍隊,實力相差太多,能用上的計謀實在是少,想不出辦法也不奇怪。
護衛鍾進衛的顧百川平時精明,但遇上這種行軍打仗之事,也是一籌莫展。因此,也沒有什麼建議可提。
鍾進衛和何可綱以及曹文詔一直商量到預定的歇息時間已到,還是沒有想出良策妙計,只好先將就著繞昌黎兜圈子。
昌黎縣令左應選正在巡視城中施粥情況,找他的警鐘響起,就顧不得繼續當前的民事,連忙跑去東面城牆。
等他到達城頭的時候,守備石國柱已經在那裡了,和一些鄉紳一起都在注視著韃子大營那邊的情況。
左應選看到韃子大營人聲鼎沸,好像還在拆除營帳,準備開拔。
所有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韃子要撤軍了,看來是朝廷大軍殺過來了,他們要逃。
終於盼到了這一天,昌黎終於得救了。
勝利就在眼前,昌黎百姓憑著自己的力量,硬是扛住了韃子連續七天的攻城,所有人慢慢地都開始喜極而泣。
但漸漸地,幾個有軍事經驗的人察覺到了不對,城外的韃子不像是要逃。因為他們的秩序一點都不亂,井然有序地做著手頭的事情。
把營帳收好,分部落集合部隊,然後有韃子首領在陣前賓士,看得出是在做戰前動員,對,就是戰前動員,他們這是要去打仗而不是跑路。
守備石國柱首先明白過來,悄悄地給縣尊左應選解釋了這些細節。
這些韃子肯定是去對付來救援昌黎的援軍,看他們的樣子,像是胸有成竹的樣子,左應選的一顆心又沉了下來。
要是救援昌黎的援軍被韃子打敗的話,昌黎就真的是沒希望了。
左應選看看還在高興的那些鄉兵,民夫,回頭又望望城中收到訊息在又哭又笑的百姓。心裡暗自嘆了一聲,也沒有說明,從不信神佛的他,在心裡暗自祈禱援軍無事。
石國柱果然沒有猜錯,沒過多久,韃子開始整隊出發,繞過昌黎一直向西。
路過昌黎城的時候,城頭上的人都能看清韃子那殺氣騰騰的臉。
走到昌黎城西方向的一處岔路口時,代善勒住了坐騎,對身邊的那些蒙古諸部首領道:“明軍就在前方十五里左右的地方,你們分左右兩路兜過去,把那支明軍驅趕過來,我大金軍迎面而上,打他們個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