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韃子還有三四十步的時候,明軍士卒手中平端著的三眼銃響了,形成一片彈雨,把正忙著調整隊形想垂死掙扎的韃子放倒了一大片。

這三眼銃的射程短,準頭差是它的缺點。但它的優勢卻是近距離釋放威力大,三管銃可連續單放,也可以一起放。最佳射程就是三四十步距離,能破披甲目標。

而現在明軍面前的韃子基本上沒有多少人是批鐵甲的,最多就是一些皮甲。

明軍士卒打完之後迅速掉頭三眼銃,三眼銃的後面加了一個槍頭,這麼一掉頭過來,就是當長槍用的。

剛才一直被韃子追趕的明軍,也在“曹”字旗的引領下,返身殺了回來。

鍾進衛在山上只看到一排煙起,然後聽到傳來一陣槍響,韃子包括他們的馬,倒了好多,然後第一排的關寧鐵騎一下就衝穿了並不厚的韃子隊伍。

緊接著,第二梯隊的明軍又重複第一梯隊的明軍動作。每過一個梯隊,韃子隊伍就薄了好多。

鍾進衛看到這裡,知道明軍必勝無疑。果然,沒過多久,戰場就沉靜下來了。

何可綱等到山下發來安全的旗號後,才陪同鍾進衛下山。

四千韃子,基本上是全軍覆沒了。

這樣的結局,應該是這些韃子在來之前,無論如何都沒想到的結局。事後,那些爭先恐後想來剿滅這支明軍而又沒有如願的部落首領們,都暗自慶幸自己沒有爭過敖漢和扎魯特部。

鍾進衛在何可綱的陪同,顧百川等人的護衛下,興致勃勃地來到戰場。

誰也沒想到,剛到戰場,一看到那些四分五裂地屍體,鮮血肚腸流了一地的場景,讓勝利一方的最高首腦,大明勤王軍的監軍吐了。

戰爭,果然是殘酷地,生命不會得到任何尊重。

鍾進衛雖然知道這些躺在地上的屍體,進關之後不知道造了多少罪孽,現在這下場全部罪有應得。但生理上的反應還是讓他把吃得東西吐了一乾二淨,而且還導致他以後很多天都是吃素的,或者只吃魚類,反正不吃肉。

何可綱等人知道監軍是第一次上戰場,都很理解,就算不理解也不敢嘲笑。

鍾進衛知道來到古代,特別是明末這個亂世,以後說不定還會經常見到這種場景,就咬著牙,一邊吐一邊巡視戰場,他相信,習慣習慣就會好的,這比暈車應該更容易克服。

之前那員詐敗的小將看到監軍在巡視戰場,就過來拜見,並獻上戰利品,一頂金盔。言明是一個被他親手殺死的綠袍韃子酋長的頭盔,經審問戰俘得知是扎魯特部首領。

鍾進衛看著這個年紀比自己小的將領,很是欣賞,讓他報上名來,這次引來韃子中伏,該記首功。

“末將曹變蛟,現任曹遊擊軍中千戶。”小將的聲音洪亮。

何可綱也在一邊笑著介紹道:“他是曹遊擊的侄兒。”

鍾進衛其實不用何可綱介紹,大小曹將軍,在明末也是有名的戰將,瞭解點明末歷史的,都知道他們。

鍾進衛剛想誇獎幾句的時候,追殺往回逃韃子的曹文詔回來了,過來向鍾進衛報告道:“末將未與建虜照面而回,只放走了幾個韃子,裡面有個穿綠袍金盔的韃子酋長。”

看來這叔侄兩人和韃子酋長有緣啊,都能遇到韃子酋長,不過就是一個殺一個放的區別。

當下,大家也不再廢話,按照事先的計劃,迅速集合軍隊,二十來個受傷計程車卒繞路返回京師,幾個戰死的同袍則尋一處地方就地掩埋,等戰後處理。其餘所有人等馬上轉移,以防昌黎的韃子大軍圍過來。戰俘?自己都要逃的怎麼可能帶著戰俘呢。

午時時分,昌黎縣令左應選還未聽到韃子攻城的警鐘,不覺得有點奇怪,就上城頭來看看。

沒想剛好看到了幾個韃子丟盔棄甲,從西而來,往韃子大營去了。

左應選認得剛才回去的那個穿綠袍的韃子,就是早上時候興高采烈地帶兵西去的韃子酋長之一。

左應選看到韃子幾千人出去,幾個人回來,還如此狼狽,一股狂喜從心底升了起來,朝廷派大軍前來救昌黎了。但他也有點擔心,這昌黎城外還有四萬少點的韃子,朝廷援軍能打贏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