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城的警鐘“噹噹噹”的響了起來,不明真相的城中百姓一聽,以為韃子又來攻城,心情馬上沉了下去,不知道這次能不能抗過去。

但很快,他們的心情就來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最初歡呼聲是從城頭傳來的,任誰一聽,都能聽出那聲音裡包含著發自內心的巨大的喜悅之情。很快地,喜訊隨著歡呼聲傳到了城中所有百姓的耳中。

“朝廷的援軍來救咱們了!”

“幾千韃子被朝廷大軍滅得只跑回小貓三兩隻。”

“孩子他媽,快去給她奶奶報信,七八千韃子都被朝廷大軍滅了,昌黎有救了。”

“朝廷派了十萬大軍,要滅了城外韃子,聽說這事了吧?”

“……”

當左應選把自己的猜測說給周圍的鄉兵、衙役、鄉紳聽,又有同樣看到韃子來去情況有過對比的人做旁證,所有人都相信朝廷大軍來救昌黎了。

雖然誰都沒看到朝廷大軍的影子,但大家就是相信朝廷派來援軍了,而且還是真正的大軍。

當左應選從城頭回到縣衙之時,他已經聽到百姓在說朝廷派了二十萬大軍滅了四五萬韃子了,那個誰誰誰親眼所見。

左應選也不去糾正這些越傳越離譜的話,他能感覺出來,城裡計程車氣是前所未有的高,這是好事。

再說蒙古諸部首領和代善討價還價,終於讓代善答應金國計程車兵也一起參與攻城,才慢吞吞地回自己大營動員,準備午後動手。

忽然,他們聽到昌黎城傳來一陣又一陣的歡呼聲,不由得有點詫異。這昌黎城離大營也有點距離,還能聽到那邊的動靜,這得有多大的喜事才會激動成這樣。

於是,紛紛派人出去打聽下情況。

沒過一會,出去打聽訊息的人就驚慌失措地跑回來說,出去剿滅明軍的熬漢部以及扎魯特部的人馬,全軍覆沒了。

各部首領一聽,都是大吃一驚,紛紛湧到代善那去探聽訊息。

當他們到代善的大帳時,代善正在詢問保住小命逃回的幾個人,包括敖漢部的首領,都是失魂落魄的樣子。

這幾個人是一發現中了埋伏,看到滿山遍野的明軍衝鋒的時候,就掉頭跑了,那還用心去看明軍到底有多少人。也因此才跑到了所有人的前面,成為被曹文詔放走的幾個人。

他們誰也沒能講清楚明軍到底有多少人,說幾千的有,說幾萬的也有,反正說到最後,把代善也說糊塗了。

如果代善知道來的明軍只有五千的話,就他自己的兵力就足夠對付了。留一部分警戒,其餘的可以照樣攻城,說不定還可以以此為誘餌找機會把這些明軍給圍殲了。

但現在沒人知道明軍的確切人數,能一下就滅了四千蒙古人的明軍,肯定不會是少數。按照他們以前對明軍的印象能估計出最小值,但最大值就心中沒底了。

大帳內的各部首領,和代善一樣心裡沒底,有點惶恐,不知道到底是一隻猛虎潛伏在暗處還是隻是一隻貓而已。

最後還是代善拍案几定下了應對措施,所有人等,暫緩攻城,回去待命,等他派出大金精銳的探馬前去查探清楚再定行止。

在這種關鍵時候,代善是信不過這些蒙古人的,寧可自己派出的探馬損失點也要搞清楚這路明軍的底細。

很快,大群建虜的偵騎四出,以昌黎為中心,搜尋明軍的蹤跡去了。

在大明京師紫禁城裡,崇禎皇帝也和代善一樣,對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沒有底了。

代善是對多少明軍沒有底,崇禎皇帝是對有多少貪官汙吏沒有底。

今天從錦衣衛這邊遞上來的供狀看,腐敗官員是比前幾日少了,但由東廠王承恩轉遞上來的三司會審的結果來看,卻牽出了更多的人,甚至出現了軍中的將領行賄跑官的情況,還有幾年前錦衣衛以權謀私的案件。

從這些天來的情況看,腐敗官員已全面擴散到了禮、工、吏、刑、戶、兵六部,文官武將都有,就連天子親軍也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