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就一千條漢狗麼,我們部落人最少,也就兩千人,就由我們這最弱小的部落去把這支明軍滅了。”一個站後面的部落首領馬上打蛇隨棍上,順著代善的話表態。

“不需要你們,我們部落昨日損失最大,留在昌黎也是沒用,就由我們部落去對付吧。”

“怎麼是你們,我們損失也很大好不好,都傷筋動骨了,還是讓我們去打這支明軍吧。”

“你們都說錯了,是我們部落最慘,當然要我們部落去了。”

“......”

大帳內的蒙古諸部首領又為哪個部落弱小,損失慘重而爭執起來,甚至有的部落首領之間有大打出手的跡象。

代善不得不再拍案几,中止他們的爭執:“再吵,再吵就由我們大金勇士去剿滅了這支明軍,你們一個部落都不要想去,全部留下來攻城。”

眾人一聽,不敢再吵鬧,只有一個角落裡小聲傳來一句:“殺雞不用宰牛刀。”

代善明白不能一直逼他們去啃硬骨頭,否則這些蒙古人一起跑了的可能性都是有的,不說跑回關外去,就是跑到永平去向皇太極投訴也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於是,在代善的主持下,會議主題轉為誰去剿滅這支明軍比較公平。

討論來討論去,最終討論的結果是由兩個昨日傷亡最慘重的敖漢和扎魯特部落各派兩千人,前去剿滅這支明軍。

扎魯特部得到此任務,當場拍胸脯道:“貝勒爺放心,諸位首領放心,我親自出馬,我們扎魯特部不殺得這些明軍片甲不留,就不回來了。”

敖漢部的首領也不甘落後,馬上右手撫胸口道:“我對長生天發誓,只要明軍跑了一個,我敖漢部就沒臉來見各位。”

帳內的其他蒙古部落首領們聽了心想,看來這些明軍鐵定是不會全軍覆滅了。

敖漢部和扎魯特部的首領率先出帳,回自己營地去點兵,而其他部落則繼續在和代善磨嘰,牴觸攻城。

昌黎縣令左應選和守備石國柱正在巡視城防,忽然得報韃子大營有動靜,心裡一緊,以為韃子又要開始攻城,連忙過去觀察敵情。

讓他們兩人意外的是,韃子大營是出來了韃子的軍隊。但這幾千韃子軍隊卻是歡天喜地的繞昌黎城而走,往西去了。

兩人面面相覷,心情更是沉重。這韃子高興的事情,肯定就是昌黎不幸的事情了。

但現在他們能做的不多,只能堅守昌黎而已。

再說這些出營的蒙古韃子,跑出了城東韃子大營的視野後,就慢了下來,敖漢部和扎魯特部的首領走在一起,一邊走一邊說話。

他們先是抱怨了一頓皇太極,然後又刻薄了下代善。沒辦法,人家大金的勢力現在如日中天,自己都仰仗著他們才能入關找吃的,所以只能在背後發發牢騷了。

兩個首領商量了不能用包圍殲滅的戰術,應該追在明軍屁股後打,而且不能追的太緊。最好是越追越遠,等到昌黎被打下之後,再回來。

還留在大營的部族軍隊,已經留有命令了,誰讓他們去攻城都不能去,可以推到自己身上。

兩人都為自己英明的想法感到高興,終於擺脫昌黎那個泥潭了。

他們是看出來了,皇太極之前說昌黎好打是假,那麼說昌黎多富的言詞也不大可能是真的了。

所以,不參與昌黎戰事是一點都不可惜的事情,反而值得慶祝。

就在他們邊走邊聊了一段時間後,前方來報發現那支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