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訊息一說出來,大帳內頓時一片安靜。

代善問探馬道:“什麼明軍,是到處亂竄的明軍夜不收?”

“回主子,不是夜不收,是關寧騎軍,大概六百到一千左右。”正紅旗的探馬回答道。

“可有後軍?”代善聽了皺著眉頭再次問道。

“尚未發現有其他明軍。”

大帳中的蒙古諸部首領一聽,心思開始活絡起來了。

這明軍要是來救援昌黎城,就不可能只來這麼一點人馬。這裡有五萬左右的精兵,就憑明國軍隊的戰力,非得一直駐紮在明國京師的勤王軍全體出動,至少也要大半人馬出動,才可能有膽量過來。

但這麼一來的話,明國京師的兵力就不足,誰來保護他們的皇帝?就不怕永平的金國軍隊主力,效法當年大金斬首北宋都城開封之例,把明國京師給抄了!

由此可知勤王軍過來救援昌黎的可能性很小,那麼這支明軍可能是路過昌黎或者根本不知道有五萬精兵在圍攻昌黎,一頭撞了過來。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更何況蠻夷少了道德的約束,這點在他們的身上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蒙古韃子首領們內心把攻昌黎城和打這支明軍的難度一比較,自然是想選擇軟柿子捏了。這些部落的人數都比這支明軍多數倍,只要不是攻城,自己隨便怎麼打都能贏。

這些蒙古韃子根本就不知道勤王軍已經經過汰兵,減去了大量濫竽充數計程車卒。不再是他們熟悉的那支一千人的軍隊,只有一百個能打的那種明國軍隊。

而且這支關寧騎軍是袁崇煥帶進關來,以和建虜為作戰目標的關寧軍精銳,也不是他們能隨便當軟柿子捏的。

代善剛想讓探馬再探的時候,一個蒙古部落首領站起來了,向代善一鞠躬道:“貝勒爺,我巴林部願為貝勒分憂,前去滅了這支明軍。”

代善一聽,這蒙古人自願去解決那支明軍,比自己再派探馬去查明軍的情況要強多了。一交戰自然就知道明軍的實力了,要是真還有明軍的,反正損失的也不是大金勇士。

於是,代善點點頭道:“如此就有你們巴林部前去滅了這支明軍,不要讓他們來攪和昌黎戰事。”

說完之後,代善對帳內其他部落首領道:“我們繼續商議攻打昌黎城的事。”

巴林部的首領見代善答應了自己的要求,滿心歡喜地領命準備出帳。但他的同胞們不幹了,憑什麼就你去撿便宜。

帳內的蒙古諸部首領紛紛站起來,有的過去攔住了巴林部首領出帳的去路。有的則打斷了代善的話,說道:“貝勒爺,我們扎魯特部也願去剿滅了這支明軍。”

“貝勒爺,還是讓我奈曼部去吧,我們族的勇士對付明軍,個個都是以一當十的。只要派了我奈曼部去,定讓這支明軍灰飛煙滅。”

“這支明軍竟然無視英明神武的貝勒爺坐鎮昌黎,還敢過來,太囂張了,我敖漢部去替貝勒爺教訓教訓他們。”

“對,就是貝勒爺仁慈發了善心,我們也不能答應,堅決要滅了他們。”

“......”

反正發言的人心中就只有一個意思,無論如何,都不願再去啃昌黎這塊硬骨頭,搶著去捏那個軟柿子。

代善無語地看著這群蒙古部落首領的表演,心知這些人是被昌黎城的頑強防守打怕了,在逃避攻城。

不過話說回來,昨日他們的損失確實挺慘重的。但他們這麼鬧,也太不象樣了。

代善一拍案几,喊道:“吵什麼,吵什麼,當這裡是明國的菜市場,鬧哄哄地沒個樣子。”

被代善這麼一吼,大帳內安靜了下來,不過仍然堵著大帳的出口,不讓巴林部首領出去。

“不就一千明軍麼,要你們這麼多部落去打?也太看得起他們了。”代善不滿地教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