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打發走洪承疇沒多久,秦良玉就趕到京師了。

秦良玉比洪承疇的簡歷豐富多了,又是一位女將軍,崇禎皇帝非常感興趣,馬上在平臺接見秦良玉。

秦良玉著總兵武將服覲見,一米八多的個兒,著光亮閃閃的盔甲,器宇軒昂,雖已56歲高齡,鬢角偶見白髮,但仍顯英氣逼人。

崇禎皇帝一見不由得暗讚一聲,給秦良玉賜座,然後拉拉家常,讚揚下秦家滿門忠烈。最後開始問秦良玉在奢、安之亂裡面的經歷。

本來秦良玉對崇禎皇帝在剿滅奢、安的最後關頭招來京師,有點不滿,也因此故意著武將盔甲前來覲見。

但現在被崇禎皇帝一通表揚,一絲不滿之心就隨風而散了。

秦良玉就根據經歷一五一十的給崇禎皇帝述說,說的是有理有節,有驚有險,聽的崇禎皇帝津津有味,彷彿身臨其境。

說完後,崇禎皇帝在回味之餘忽然發現秦良玉鬢角的白髮,不由表露了點女將軍以前是勇,現在是不是老了。

這還了得,秦良玉征戰沙場,最不喜歡的就是別人說她老了。立馬就向崇禎皇帝表示,我一點都不老,不信,我表現給你看。

於是,在皇宮廣場,先是騎馬射箭,百步穿楊,然後一套長纓槍,舞得崇禎皇帝大聲叫好。女廉頗果然未老。

秦良玉表演完了回到崇禎皇帝面前,氣不喘,汗不出。崇禎皇帝連連點頭,高興之下奮筆贈詩一首: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裡握兵符。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秦良玉也高興了,說陛下以後隨便說下,雖遠在千里,也會奮不顧身的趕來。於是,又使得崇禎皇帝詩性大發,又來一首:蜀錦徵袍自裁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

臨別之際,崇禎皇帝封秦良玉為一品誥命夫人,並囑咐好好練兵,多多練兵,幫朕把西南清理乾淨,有啥事情不滿意的,有人為難的,來跟朕說,朕幫你做主。

秦良玉沒想自己一個女流之輩,蒙陛下如此看重,頓生此生必不忘陛下厚恩,當以死報之。

再說後金在寧錦一線沒有撈到多少好處,家裡收割完糧食一統計,好像不夠吃啊,怎麼辦?碰頭開會吧。

同樣的地方同樣的人,大家都坐定之後,皇太極把情況介紹了一番,然後說趁現在明國東江鎮廢了,難得的機會,讓大家一起出出主意,看有什麼好辦法撈一筆。

大貝勒代善和二貝勒阿敏,一個好像很欣賞自己的手指,翻來覆去的在看;另外一個好像覺得自己的扳指有瑕疵,也在仔細的尋找。

三貝勒莽古爾泰一看沒人說話,就先開口了,說道:“這有什麼好討論的,明國最富,自然去明國取了。”

四小貝勒之一的阿濟格搖搖頭,說道:“三哥,不是剛去過,那炮如何應付?”

莽古爾泰看看他,回道:“多帶些漢狗,驅趕引誘明軍開炮,反正他們的炮打不了多少發就得歇菜的。”

幾個貝勒聽莽古爾泰這麼一說,就把眼睛都看向皇太極。因為皇太極執政後,極大的提高了漢狗的地位,這種不知道用多少人命填的方式不見得皇太極能同意。

皇太極看他們都看向他,就笑笑說:“三哥,漢奴都去填炮,誰來幫我們勞作,難道要我們女真自己動手麼?再說,就算填下去,能有百分百的把握攻下來麼,就算攻下一座城,裡面的財物人力夠我們的消耗麼?”

大家一聽,也是個理,氣氛就又沉悶了下來。

隔了一會,還是最小的多鐸開口了,說道:“那就去朝鮮好了,反正他們表面臣服我們,暗地裡還在和明國眉來眼去的,真當我們不知道?!”

皇太極還是搖搖頭,然後解釋道:“朝鮮既已歸順我們,總歸不能下手的,如果下手了,那麼歸順我們的蒙古各部就會有異心的。”

多鐸小聲的嘀咕了一句:“大不了一起打了。”不過知道這樣做是不行的,就不說話了。

最後誰也沒有提出一個不錯的主意,天色已晚,只好暫議。

當皇太極失望的回到住處呢,親衛報書房官范文程求見,說能解大汗之憂。皇太極大喜,趕緊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