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大小隻有一個巴掌大,而且比之前的紙幣精美很多。彩色印刷,邊緣是防偽花紋。

整個紙幣分為左中右三個部分,以火焰圖案隔開。中間部分印著面值,左側印著銀兩銅錢圖案,和麵值向對應。一厘、三厘的圖案是銅錢,一分,三分是銅錢串,一錢、三錢是銀錠,而一兩、三兩、十兩是銀元寶,最絕得是這銀兩銅錢的圖案有凹凸感。右側印著“戶部奏準印造大明紙幣與銀錢通行使用,崇禎年月日”。

鍾進衛翻到紙幣背面,發現還有一行字“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鍾進衛一邊看,一邊評論道:“不錯,真厲害。”他真沒想到,明朝的技術還能印出如此精美的紙幣。

崇禎皇帝和畢自嚴聽著鍾進衛的讚美,都很高興。特別是崇禎皇帝,知道鍾進衛來自後世,以他的眼光都有如此讚美,更是高興。

“陛下,這些紙幣是怎麼印出來的,臣沒聽到一點訊息。”鍾進衛看完後疑惑地問道。

“呵呵,你在忙水泥的事情,朕沒讓人打擾你。前幾日的時候,那個胡正言就到了。朕與他以及畢卿和溫閣老共同議定了此圖樣,而後全力趕製出來的。”崇禎皇帝自豪地解釋。

其實,崇禎皇帝只是要求把他最欣賞的“九思”給印到了紙幣背面。

“胡正言連同他的好友汪楷,忙了三天三夜,現在才出此樣品。”畢自嚴也在一邊表功。

“汪楷?”鍾進衛之前沒聽說過此人。

“是江南有名的刻工,與胡正言合作已久,錦衣衛找到胡正言的時候,正好他在,就一起帶來京師了。”崇禎皇帝給鍾進衛解釋了下汪楷。

鍾進衛對沒有謀過面的胡正言和汪楷是佩服得五體投地,要知道,這是四百年前,能印出如此精美的紙幣,不佩服能行麼。

鍾進衛不知道,胡正言和汪楷合作印製出的《十竹齋書畫譜》,成為後世初學中國畫的必備課本。不說原版,翻刻比較好的版本,都成為後世收藏的熱門,可見其印製之精美。

“陛下,這紙幣的成本貴不?”鍾進衛忽然想到一個問題,連忙問道。

崇禎皇帝並不清楚,看向畢自嚴。

“如若大量印製,則只需考慮油墨和紙張的成本即可。臣以為,其成本還是可以承受的。”畢自嚴連忙崇禎皇帝稟明。

鍾進衛聽了,鬆了口氣,成本能承受就好。然後他笑著向崇禎皇帝一躬身道:“恭喜陛下,臣以為這紙幣絕對能用。”

崇禎皇帝一聽,呵呵地笑了。接過鍾進衛手中的紙幣,再次看了起來,彷彿他手中拿著的不是紙幣,而是貨真價實的銀兩。

“不知陛下下一步怎麼做?”鍾進衛問道。

崇禎皇帝抬起頭來,看著鍾進衛,笑著道:“鍾師傅,不用急。”然後,他又吩咐殿外的內侍:“傳內閣首輔覲見。”

“朕暫時不想讓太多的人知道,先定個章程出來再說。”崇禎皇帝一邊說一邊走回御座。

內閣辦公的地方離這裡很近,溫體仁很快就過來了。於是,在他欣賞完紙幣後,才開始商議發行紙幣的章程。

以前的時候,討論過紙幣的作用和大概的發行方式。

所以現在一提這個話題,當初參與紙幣討論的溫體仁就直接問始作俑者:“中興伯,你說要用準備金制度來發行貨幣,不知道具體是如何操作?”

10月份馬上過去了,感謝7891056,Wangchong21,banana100,段君,個綠川光,jiabao1,老西毛,原野草,hduid的打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