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1/2頁)
章節報錯
以前的時候,討論過紙幣的作用和大概的發行方式。所以,現在一提這個話題,當初參與紙幣討論的溫體仁就直接問始作俑者:“中興伯,你說要用準備金制度來發行紙幣,不知道具體是如何操作?”
鍾進衛看看已坐在御座上的崇禎皇帝,發現他也是一臉期待地看著自己。
“陛下,臣之前有考慮過這個事情,不過現在水泥這些東西出來了,就有了一個更好的想法。”鍾進衛並不拿捏,直接說道。
“鍾師傅,快快道來。”
“陛下,臣以為,紙幣的流程,從原理上來講,是收到銀兩,然後印製相應數額的紙幣發出去。但理論和實際還是有不一樣的,可以這麼做。”
鍾進衛伸出左手,握成拳後伸出一個指頭,這樣顯得有條理、專業:“第一,戶部先印製一些紙幣出來備用。”
“第二,紙幣移交給發行機構。這個發行機構必須遵循基本原則,即收進實物,發出紙幣;收進紙幣,返回實物。具體可以從官員的俸祿開始,俸祿全部扣留在這個發行機構,發紙幣給他們。如果他們不信任手中的紙幣,或者手中的紙幣用不出去,可以來發行機構兌換現銀,一切自願。”鍾進衛一邊說一邊伸出了第二個指頭。
“鍾師傅,如此一來,他們要是全部兌換成現銀,那紙幣豈不是白印了?”崇禎皇帝不是很理解,雖然以前說過一次,但具體實現的時候,鍾進衛還這麼說,崇禎皇帝就再問了一次。
“陛下,這是為了建立朝廷的信譽。無信則不立,對於朝廷來說,也是一個道理。這麼做,就是讓他們明白,這個紙幣等於現銀。這樣一來,哪怕開始幾次,紙幣全部兌換為現銀,等他們相信了朝廷的信譽,自然就不會再來兌換現銀了,畢竟紙幣使用有太多的便利了。”
鍾進衛很確信,只要朝廷的信譽有了,紙幣替換實物貨幣的趨勢將是不可阻擋的。
“哦,朕明白了,鍾師傅接著說。”
鍾進衛又伸出了第三個指頭:“第三,朝廷言明所有稅收都可以使用紙幣,並且是優先使用紙幣。”
這點容易理解,誰都沒有提出疑議。
“第四,發行機構開放視窗,讓百姓也可以用家裡的銀兩來兌換紙幣,這點可能開始不多,但後續一定會有這個需求的。”
“中興伯,這百姓要是都來換一厘的紙幣,朝廷會虧損的,這個如何處理?”戶部尚書畢自嚴插嘴問道。
“當然不能這麼讓他們換了,各類面值搭配著來,怎麼個搭配就看當時發行機構的庫存吧。”鍾進衛毫不猶豫地說道。
忽然,他想起了後世,過年的時候去銀行兌換低面值貨幣,經常兌換不到,不知道會不會也有這個原因在內。
鍾進衛等了會,沒聽到其他人再問問題,就繼續伸出第五個指頭道:“第五,國企有多少利潤,就發行多少紙幣,如此就能加快紙幣的流通。”
“此話怎講?”溫體仁也參與進來問問題。
“國企賺的錢是屬於朝廷的,賺來的銀兩存到紙幣發行機構。而後朝廷就可以從發行機構拿走相應數額的紙幣去用。如果收到紙幣的人不相信紙幣,大可以去發行機構兌換回現銀,如此一來二去,有了信譽後,來兌換現銀的人就會少下去,紙幣自然就流通到外面了。”鍾進衛轉向溫體仁,解釋道,顯得很胸有成竹。
“呵呵,中興伯的意思是,國企賺的越多,紙幣發行的就越快,替換銀錢的速度也就越快了!”溫體仁捋著額下長鬚,笑著總結道。
“沒錯,就是這樣。而且,還可以搞搞促銷,讓百姓更多的選擇使用紙幣。”鍾進衛又丟擲了一個方法。
“何為促銷?”這下是畢自嚴問了。
“比如,水泥,原本一分現銀買到的分量,現在用紙幣買,可以是九厘。”鍾進衛直接舉了個例子,這樣通俗易懂。
“那朝廷豈不是就少了一厘了?”畢自嚴一聽,有點心疼,連忙發話問道。
“呵呵,你可以把水泥先抬高一厘來賣啊。”鍾進衛想著明朝的商人,不知道會不會這手段。
崇禎皇帝在上面聽得啞然失笑,把底下幾個臣子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他指著鍾進衛道:“鍾師傅,你這鬼點子還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