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如果他們不這麼做,新鹽引價格比他們老的鹽引成本低,必然競爭不過新鹽,因此,他們就需要大量的以糧換鹽引,來降低自己的成本。”鍾進衛解釋道。

這些都是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在封建社會並不常見,朝廷的官員都用慣了官本位的思想,簡單直接,那會考慮那麼多。

“不過新鹽引成本和舊鹽引的成本必須要有個平衡,不能讓舊鹽引持有者大量破產,那會造成對新政的強力抵制,也可能會造成社會動亂。”鍾進衛說順了,不自覺的把這個也考慮了進來。

溫體仁在一旁聽了,捋著自己的額下長鬚,微笑著點點頭,中興伯看來在做人方面是有長進了,能考慮到這點。

“還有其他問題麼?”鍾進衛就像一個擺擂臺的,等著擂臺底下人的挑戰。

畢自嚴想了下,暫時沒有想到其他問題了,就搖搖頭。

崇禎皇帝見鹽政革新的事情已經梳理的差不多了,就對戶部尚書道:“畢卿,你儘快要梳理下全國哪些地方需要糧食,然後分個輕重緩急的清單給朕過目。”

“是,陛下。”畢自嚴連忙答應。

“陛下,還有一些事情要確認清楚。”鍾進衛見大家沒問題了,他就自己來提問題。

“哦,鍾師傅,請說。”崇禎皇帝一聽還有問題,就請鍾進衛繼續。

“這個定的鹽引數量起限,鹽引價格,銷售地區,等等內容,都需要專業的人士來定,有所偏差就可能會出現鹽政革新效果的不理想。”鍾進衛提出了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何為專業的人士?”畢自嚴對此比較敏感。

“哦,也不一定要專業的人士,就是說要先經過市場調查,清楚目前的鹽引數量,庫存,日產量,官鹽價格,私鹽價格,各地區價格等等內容,這些都要清楚,只有這樣,定出來的資料才會比較符合各方面的利益,把鹽政革新效果達到最好。”

鍾進衛想起這古代所謂的專業人士,估計也就是管鹽的幾個人拍腦袋想問題。乾脆,就換了個說話的方式,希望能引起朝中決策人員這基礎資料的重視。

鍾進衛之所以很重視,原因是他有過了解。他的大學同學做遊戲開發,創意什麼的都很好,就因為對各類資料的不重視,導致玩家體驗太差而停服。後來被別的公司收購後,重點梳理了資料關係,比如人物等級所需經驗,各類怪物的傷害資料等等,達到一個最好的平衡效果,遊戲一下成為了當年最火爆的遊戲之一。

“陛下,這個非常重要,最好在鹽政革新政策宣佈之前就能有個調查結果。”鍾進衛再一次進行了強調。

崇禎皇帝見鍾進衛非常在意這點,知道這個肯定重要。於是,他對戶部尚書畢自嚴道:“畢卿,你要安排專人把鍾師傅所說的各項事宜調查清楚。”

畢自嚴一直和數字打交道,雖然不是像鍾進衛那麼重視,但也覺得這點還是很有必要的。何況還是皇上囑咐,就趕緊答應了。

崇禎皇帝想了下,又對東廠提督王承恩道:“大伴,東廠也派人做一次調查吧。最後和戶部的調查結合起來進行互相印證。”

說完後,也不等王承恩答應,就轉向鍾進衛道:“鍾師傅,你看這樣安排可好?”

“好,好,陛下英明。”鍾進衛覺得崇禎皇帝這個安排很不錯,真心實意地拍了下皇上的馬屁。

“那諸位臣工對於此次鹽政革新,還有何建議要提?”崇禎皇帝問大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