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他想起,後世旅遊的時候,有員工內部票的事情,腦中靈光一閃,有了。

於是,鍾進衛興奮的一拍自己的腦門道:“我有辦法了。”

崇禎皇帝一直在關注幾個臣子的對話,希望能儘快解決完問題,把鹽政革新付之實施,國庫能早點收到大把大把的銀子,擠死為富不仁的大鹽商和私鹽販子。

但見戶部尚書的一個問題,都好像解決不了,急得不行,正準備問話的時候,聽鍾進衛說有了,連忙道:“鍾師傅,有何主意,快快道來。”

鍾進衛呵呵一笑,向崇禎皇帝拱手一禮道:“朝廷可以用鹽作為獎勵,設定獎勵等級後,給鹽丁出具食鹽使用證明,相當於鹽引吧,鹽丁可以合法的擁有這部分鹽,自己用或者賣都可以。這樣既解決了朝廷沒錢兌換獎勵的無奈,也讓鹽丁有利可圖,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順帶著還能噁心下大鹽商和私鹽販子。”

殿內眾人細細一思鍾進衛的提議,覺得在目前處境下,這應該是唯一可行的法子,也不用費朝廷一個銅板,只是開張證明的事而已。

殿內人等都同意了這個做法,那麼這個問題算是解決了。

“中興伯,第二個問題,如果用開中法,以糧換鹽引,則還需要解決兩個問題。其一,存量鹽引和新鹽引的兌換先後問題;其二,中興伯所建議之法是想把鹽利從舊有大鹽商手中奪過來,可若是大鹽商也以糧換鹽,豈不是仍然無法奪其利?”

不管有沒有自己的想法,大家都習慣的把目光看向鍾進衛,看這位足智多謀的中興伯如何解決。

鍾進衛思量了下,說道:“可以以朝廷急需之名,鼓勵商人把糧食送往災區,東北戰區,邊軍之地兌換鹽引。因此,此鹽引就要馬上兌現,商人才有動力。當然,朝廷言而有信,舊有鹽引也是要兌換的,可以打破鹽引次序,按照新舊鹽引一半一半兌換掉。另外由於加大了食鹽產量,朝廷進行估算後,可以承諾多久時間內把所有鹽引兌換完畢,過期作廢。”

最後一句話聽得眾人一怔,過期作廢。這也要有?畢自嚴問出了大家的疑惑。

鍾進衛笑笑,解釋道:“等以後產量增加了,可能就需要大量倉庫來儲存食鹽,而不是現在這樣的,食鹽不夠兌換。而建大量的倉庫來儲存食鹽,會花一大筆開支,維護也需要成本。到那時候,有些鹽商覺得鹽引隨時可以兌換都不缺食鹽,就不急著兌換,放在官倉,等用了再來兌,白白增加了朝廷的負擔。另外,過期不兌換的還有一個好處。”

“還有何好處?”沒想崇禎皇帝和畢自嚴異口同聲的問道,文華殿內呵呵笑成一片,讓殿內的氣氛更是融洽。崇禎皇帝一點不滿都沒有,只要能解決問題,朕都喜歡。

鍾進衛也不賣關子了,道:“過期不兌換,說明朝廷有底氣兌換所有鹽引,商人就有了信心。現在他們不就是缺對朝廷能不能兌換鹽引的信心嘛。”

“但過期不兌換,也可能是朝廷沒鹽可兌而過了期限怎麼辦?”崇禎皇帝這下沒有搶先問了,讓主理鹽政的戶部尚書問話。

鍾進衛滿不在乎的道:“那就鹽引加倍,管鹽的官革職。”

除了崇禎皇帝外,其他人都倒吸一口冷氣,這也夠狠的。崇禎皇帝卻很喜歡,夠自信,夠魄力。

鍾進衛在一邊解釋道:“不如此,不顯得朝廷的底氣;不如此,不足以讓產鹽的官員盡心盡職。”

這麼一說,大家倒覺得這點也是很有必要了。說實話,現在朝廷在各方面的信譽都不咋的,如此加以重視倒也合情合理。

“至於第二個問題嘛,可以去除糧食兌換鹽引的數量限制,就是隻要老百姓自家有餘糧,都可以拿去兌換鹽引,只要夠鹽引的數目就成,但數目太小的話還是不好。當然,以往的大鹽商要以糧換鹽,也沒問題,歡迎。朝廷要的就是大量糧食來救災和作為軍資打建虜。其實,他們還不得不這麼做。”

“何解?”這次是崇禎皇帝問了,他很關心大鹽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