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軍需官(第2/2頁)
章節報錯
呵,那是,我比你們多四百多年的見識呢。鍾進衛在心底暗暗的說道。
說到士卒,鍾進衛想起了點什麼,接著說道:“陛下,其實,不但軍需官,將領需要識字,連士卒最好也識字。”
這話一說,幾個人都面面相覷。士卒都識字,那朝那代都沒有過的事情啊。
崇禎皇帝透著好奇,問道:“鍾先生,此言何解?”
“讀書,識字,明事理啊。如果士卒都明事理了,就不會盲從。心懷叵測之人,就是有鼓動煽動,最底層計程車卒也會分辨其心好壞。”
鍾進衛見幾個人好像並不是非常贊同的樣子,就繼續說道:“比如現在當兵吃糧,有奶便是娘,暫時沒有糧草就要鬧事。這就是不識字,大老粗的表現。如果明事理了,則會多考慮鬧事的後果,也更知道忠君愛國的道理。”
鍾進衛話不停歇:“還有,偵察兵,哦,現在是夜不收,偵察敵情的時候,如果讀書過的,更容易計算分析敵情,然後將有效情報,更準確的傳達回來吧。”
崇禎皇帝,孫承宗和溫體仁都陷入了沉思,鍾進衛不管他們,自己說著:“士卒識字,就會多讀書,就能多長見識,遇到緊急情況,比如戰場混亂,無法接受到上級指令,也不大會慌亂,多一份勝算。”
最後,鍾進衛做了總結:“就是士卒如果能讀書識字,則那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什麼情況下該怎麼選擇,都能比不識字計程車卒更容易正確的做出選擇。”
崇禎皇帝想著鍾進衛所說的話,腦海中想著:如果真的連士卒都識字的話,連唐宗宋祖都會驚的目瞪口呆吧。
“這太聳人聽聞了,讀書乃讀書人之特權,如讓士卒都讀書的話,怕讀書人不會同意。”溫體仁提醒道。
“溫大人,這沒什麼聳人聽聞的,這個只會是趨勢,自古以來,讀書人也是從不讀書過來的,士卒也是人,憑什麼不能讀書了。”鍾進衛反問道。
孫承宗倒不管這些,雖然他是文臣,但他更多的是待在軍伍中。他問道:“士卒如此之多,如何讓其讀書識字?”
鍾進衛又轉頭看向孫承宗:“可讓軍需官在訓練打仗之餘教士卒讀書識字,不要求士卒能吟詩作對,只需識字就成。”
崇禎皇帝倒是不反對士卒識字,都是朕的子民,現在的這些讀書人都讀成孔方兄了,利慾薰心,朕遲早要治治他們,但如果讓士卒讀書識字,那額外需要多少紙筆,多少錢啊。於是說道:“朕暫時沒有餘錢給士卒買筆買紙讓其讀書識字啊!”
鍾進衛笑著對崇禎皇帝道:“陛下不用擔心,費不了多少錢的。當年岳飛嶽武穆傳說中也是家境貧寒,是在沙盤上用樹枝練習寫字的。”
停了停,然後又得意的問崇禎皇帝道:“陛下,可記得我以前搞出來的那塊黑板麼?”
崇禎皇帝想起鍾進衛以前把一塊木板塗成黑色用來寫字的情形,於是,點了點頭。
溫體仁在一旁反倒恍然大悟了,知道這個東西可以用上。
“有了這個黑板,就不需要紙了,上面可以寫字,然後擦掉再寫,反覆利用。士卒練字,可以在地上反覆寫字擦掉,節約了紙張。而且有了這個黑板,一個軍需官可以同時教很多計程車卒一起讀書識字,都沒有問題。”
崇禎皇帝聽鍾進衛這麼一說,才發現原來那塊黑板有那麼大的用處,能省不少錢啊,不由連連點頭,好東西啊。
“而且,大塊黑板如果難以攜帶,可以讓士卒自己背一塊小黑板,方方正正的一塊。平時如果沒有遇到沙地泥地比較鬆軟的地方,就可以在小黑板上寫寫畫畫。休整紮營時候一起讀書識字的時候,又可以把小黑板拼在一起,組成一個大黑板,讓軍需官來教。”
幾個人又都點頭,鍾進衛忽然想起士卒背小黑板上戰場的情景,好像還有一個功效,不由開著玩笑道:“小黑板臨敵之際,還能當個小盾牌用,擋擋箭呢。”
這話說的在場的幾個人都笑了,這也太誇張了。
既然是這種學習方法,那些既得利益的讀書人怕也是無處反對了,還是可以的。
說了這麼久,孫承宗忽然想起鍾進衛還是沒有說到軍需官如何晉身,以何晉身,一軍之中,如有兩首,如何號令全軍的解決方法,只是回答了第一個問題而已。於是,孫承宗把話題拉了回來,問這個的解決方法。
鍾進衛這時才想起,怎麼一下扯那麼多了,好,那就說這個問題吧。
週末多趕了章,下午下班後再更新一章。這裡感謝下默默投紅票的書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