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便逼近說,“書中一共記載七十四件事,提及五千多種我們未曾聽聞過的深海生物。若這些只是深海秘語的話倒還好,但其中詳細記載了十一座分佈在深海各地的小秘境,七個疑似遠古大能之輩的遺留洞天,以及三座駭人聽聞的大秘境。還有五個可能是古戰場的埋寶之地。這些東西被隱藏在七十四個故事當中。對於普通人來說還好,畢竟他們沒有接觸過,即便是看了也不會察覺到。但我想定然會有修仙界的人讀到這本書,一旦在修仙界傳開後,會有多少人知道深海里的這些秘藏?而知道了這些秘藏後,又會掀起如何的大潮?”

“一細想,作者姬月目的令人深思。”顧問凜然道。

坊主笑了笑,“那些不管我們的事,我們只負責出書。”

“但若有修仙大能尋找過來,如何是好?”

“如實奉告便是。”

“這——”

顧問啞口無言。他已然知曉,坊主的心意已決,無法再多說些什麼了。

坊主又說:“羅顧問,且不說真假與否,即便是真,難道不應該更好嗎?讓那些遺落在深海之中的寶藏重現世間。”

顧問也無法反駁些什麼,便表述了自己的看法,“我總覺得很多人在某些事上過火了。太平年代裡,一切循序漸進。而今的年代,許多事物都反常起來,就像這本《洹鯨志》。如果不是它,我們直至現在大概都不會相信,能有人同洹鯨對話吧。”

坊主笑道,“你想多了。那些不該是你我這般人物操心的事。”

“也是。唉……”顧問最終妥協,沒再多說些什麼。而為人的私心,讓他不由得期待這本書盛行市面後,引起的浪潮。姬月這個神秘之後的人,又會惹得多少遐想。

關於《洹鯨志》的引發徹底敲定下來。

之後,整個蘭山坊動了起來,開始大量印刻宣發。

在後面的幾天裡,洹鯨之船上絕大多數人還在期待即將抵達的中州,並未注意到,小小的一本書開始在大街小巷裡售賣起來,價格對於坐得起這艘船的人來說,十分親民。

就在最後要即將抵達中州,只剩最後五天的時候。

《洹鯨志》徹底傳開了。然後蘭山坊又加大印發量,他們要滿足的不僅僅是這艘船上的人,還要抵達中州後,能迅速進入市場。

早在印發的第一天,秦三月便收到了來自蘭山坊的特印版。由專業坊刻印發出來的,不論是文字排布還是封面都要好上很多。捏著實實在在的《洹鯨志》,秦三月幸福得站不穩,滿足極了。她想,這是姬月的書,是秦三月的書,是我的書。成就感讓她體會到創作與表達的快樂。

最後幾天,她出去逛街的時候,幾乎是走幾步路便能在某個攤位見到《洹鯨志》,然後,同人擦肩而過時,時常還能挺起他們在談論書中的內容。這種受歡迎程度實在是讓她沒想到,她本以為能賣出去就不錯了,沒想到能賣的這麼好,而且風評好似也很好。

在聽人談論這本書的時候,也不免會聽到他們談論起姬月這個作者。聽起他們猜想這個作者是如何如何一個人的時候,秦三月多少有些彆扭。聽著這麼多人談論猜想自己是怎樣一個人,這種感覺微妙得很。而且秦三月意識到,他們所猜想的還與本人有著很大的出入。

許多人都覺得姬月是一個孤僻文靜的才女,似乎是透過名字的表面印象,他們還覺得應當是個出身非凡的娟美女子。當然,也有人認識是男的,但那比起認為是女的少一些,畢竟文字描寫更偏向於女人的細膩美。

有時候會聽得秦三月面紅耳赤的,畢竟許多人愛屋及烏,誇讚這本書的同時會把姬月這個作者一同誇。

她常常想,女的我倒的確是,說才女硬要說也勉強算是,但孤僻文靜、出身非凡、娟美……這些我都算不上吧。想到這些,有時候難免憂慮,感嘆著,要是某一些他們知道姬月本人不叫姬月,不文靜,出身一般甚至有些不堪提起,長得也不好看的話,臉上還有道疤,該怎麼辦哦?會失望嗎?肯定會失望吧。

把這些說給葉撫聽後,葉撫只回了她三個字,“想多了”。

葉撫看來,秦三月第一碰到這般事,有憂慮是正常的,但她未免也太不自信了。

在大多數人都還沉迷於《洹鯨志》裡吸引人的故事時,已經有些人注意到了一些特殊之處,比如說:為什麼這本書裡所有的地名和涉及到的一些人物都是真實存在的呢?甚至還準確到了時間上,難不成這本書不是憑空捏造的?

但洹鯨之船即將抵達中州了,沒多少人去關注這個不太顯眼的苗頭,其很快淹沒在眾人的期待與興奮之中。現階段,大多數人還只是把這本書當作個有趣的故事匯,你要硬說裡面藏著了不得的秘密,故事都是真實發生的,別人只會覺得你異想天開。畢竟,哪有人能和洹鯨說話,而且洹鯨也不會成精。

這天,高昂嘹亮的鯨吟響起在整個城區裡,向眾人傳達一個事實——到中州了。

與之一起抵達中州的,還有一本名叫《洹鯨志》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