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隊在海上待了整整三個月,直到第一次靜海期過後的大浪從北海北邊的地動區傳來,將八艘漁船高高拋棄至百米的高空,然後隨著浪撲打在海面上。

這意味著靜海期徹底結束了,繼續在這裡釣魚也只是冒著危險浪費時間。所以,釣魚隊決定返航。

一眾魚友船員們相互炫耀戰績,釣了多少,釣了多大,莫長安這個不服輸的老頭子,跟著一幫年輕人爭執到底是釣得大好,還是釣得多好。葉撫沒有摻和其間,他本身其實對海洋魚類興趣不大,吃得也不多,只是比較享受釣魚這個過程,甚至說跟成就感都毫無關係。他所喜歡的,是靜靜坐在漁臺上的那個時候。

魚兒上鉤被他視為放空思維的一種成果,而非成就。他當然推薦過師染用釣魚的方式,從動靜結合之中去感受世界,師染並不樂意,枯坐在漁臺上,守候著魚兒上鉤,對她而言缺乏張力。

她比較極端,動就動個驚天動地,靜就靜個放空身體。

返航途中,師染跟葉撫聊的最多的還是她在來自地球的書上看到內容。多元的思想文化內涵是不可多得的寶藏,何況是個文明高度發達的地方的多元文化思想。即便是她,在沒有形成地球觀的條件下,對於一些內容理解起來也覺得晦澀。

葉撫合理地充當了一個導師,為她講解,並舉例讓她深刻體會。這無疑,是師染的一個快速成長的過程。

回到神秀湖後,師染第一個問題就是:

“你之前說帶我去一個有落葉的地方,是哪兒?”

葉撫說:“你看這滿大街的銀杉落葉,不就是嗎。”

“不,這不是。我要的是你說的那個地方。”

葉撫笑著搖頭,“還真是個急性子。”

“我肯定是要急一點的,不然你指不定又要做什麼。”

“我閒著。”

“閒著那就帶我去啊。”師染強硬地拽住葉撫的手腕。

葉撫聳聳肩,向前邁出一步,一步將師染待到了倒懸之地。

一進入倒懸之地,師染立馬感覺到了部分規則的顛倒與殘缺。

“這裡是?”

“倒懸之地……或者說,一個破碎的小天地。”

師染感受了一番,她的神念遍佈整個小天地,立馬發現了處在中央地區的龐大之木。

“那棵樹就是你的落葉之地嗎?”

“嗯。”

“但我看它現在郁郁青青,絲毫沒有凋零的樣子。”

“馬上就要了。”

說著,葉撫向著中央地區走去。

師染跟著問:“這小天地是怎麼回事?”

“淘汰者的墳墓。”

“墳墓?淘汰者?”

“第二天的事了。曾經的第二天,也像第三天一樣發起了大道試煉,但遺憾的是,並沒能誕生優勝者。所有人都是徹頭徹尾的失敗者,這處小天地,就埋葬著第二天最靠近優勝者的那個人。”

“是誰?”

“那棵樹。”

“通天建木?”師染有些震驚,她當然知道那可是就是建木,也就是所謂的祖樹,但並不知道其還曾是第二天的半步優勝者。

“嗯。”葉撫點點頭,“失敗後,這裡成了埋葬它的地方。”

“為什麼……變成了一棵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