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大不列顛空戰(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醞釀隨著法國的敗降,西歐大地的槍炮聲停息了。但沉寂了半個多月以後,西歐上空又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炸彈爆炸聲,不列顛之戰開始了。
希特勒打敗法國後,便擬定了入侵英國的
“海獅計劃”了。為保障渡海登陸作戰,德軍企圖首先奪取制空權,以摧毀英國的防禦工事,消滅英國空軍,並鉗制住皇家空軍空戰前夕不列顛空戰早在1940年5月,英國就已預見到德國空軍會對英國本土進行大規模轟炸,所以5月19日,英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了在法國退出戰爭的情況下的防禦報告,要求切實加強各項防禦措施,尤其是防空措施,該報告於5月27日獲得戰時內閣的批准。
並立即開始了必要準備:首先戰時內閣組建了飛機制造部,由比弗布魯克任部長,大力加強飛機制造,使飛機月產量由700架迅速增加到8月份的1600架,其中戰鬥機為470架;其次在全國範圍裡統一調整部署防空力量,重點加強倫敦地區的防空;再次空軍部成立作戰訓練部隊,建立了多個訓練學校,加緊培訓空勤、地勤人員,這樣每月可以有200名新飛行員補充部隊,還動員英聯邦成員國代為培訓空勤人員,以組建新的作戰部隊。
不列顛空戰前夕,英國空軍部成立了防空指揮部,司令是愛德華·比爾上將,統一指揮全國所有的戰鬥機、高射炮、雷達和觀通警報部隊。
戰鬥機部隊共計56箇中隊,戰鬥機980架,其中效能優秀的
“颶風”和
“噴火”戰鬥機688架;高射炮部隊共計7個師,高射炮4000餘門,但其中大口徑高射炮不足2000門,而且由於大口徑高射炮月產量僅40門,短時期裡數量難以增加,因此英軍調整了部署,將約700門大口徑高射炮配置在飛機制造廠;防空攔阻氣球5個大隊,攔阻氣球1500餘個,這些攔阻氣球都系在汽車上,可以迅速轉移;探照燈2700具。
最重要的是英軍還有當時鮮為人知的雷達部隊,英國是最早將雷達投入實戰的國家,至1940年7月全國共建成雷達站51座,其中東南沿海地區有38座,約佔總數的75%,形成了嚴密的雷達警戒體系,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是中高空防空雷達系統,能有效發現飛行高度在4500米以下的飛機,第二層是低空防空雷達系統,能有效發現飛行高度在750米以下的飛機。
這樣英軍就能透過雷達測出德軍飛機來襲的大致方位和時間,指揮己方戰鬥機在有利方位和時間迎擊。
而在雷達使用之前,通常都是派出戰鬥機在空中巡邏,由戰鬥機發現來襲敵機,使用雷達後,英軍戰鬥機的每次起飛,都是有目的的迎戰,極大減少了飛機、燃料和人員體力的消耗,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飛機數量不足的缺陷。
因此雷達無疑是英軍取得勝利的最重要的王牌!此外,英國還有一支人數達50萬的國民自衛軍,他們在沿海地區設定了無數防空監視哨,使用雙筒望遠鏡和簡易的方位測向儀,擔負對空監視、警戒、救護等任務,是英軍正規部隊不可或缺的輔助力量。
當時英軍戰鬥機司令部設在本特利修道院,擔任司令的是休·道丁上將,他是參加過一次世界大戰的老飛行員,在他的主持下,成立了司令部情報室,並組建了由雷達、防空監視哨和指揮部作戰室、情報室所構成的空中情報體系,能非常迅速地獲知情報,極其有效地指揮作戰。
道丁上將比較謹慎持重,他始終保留了一支具有280架飛機規模的後備力量,不到德軍登陸編隊進入海峽的最後關頭是絕不動用的。
他清醒地意識到大規模空戰將不可避免,所以一直採取儘量儲存實力的戰略,甚至敢於抗拒丘吉爾首相的命令,不向法國派出更多的飛機。
這些努力都為即將爆發的空戰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英軍戰鬥機司令部下轄四個戰鬥機大隊:布蘭德少將指揮的第10大隊,司令部在博克斯,負責保衛英格蘭西部地區;派克少將指揮的第11大隊,司令部在阿克斯布里奇,負責保衛倫敦在內的英格蘭東南部地區;馬洛裡少將指揮的第12大隊,司令部在瓦特耐爾,負責保衛從泰晤士河入海口至約克郡的英格蘭中部地區;索爾少將指揮的第13大隊,司令部在紐卡斯爾,負責保衛蘇格蘭地區。
在這四個大隊中,實力最強的是第11和第12大隊,尤其是保衛倫敦的第11大隊,擁有270架最先進的
“颶風”和
“噴火”戰鬥機,幾乎佔英軍全部先進飛機的40%。英軍將全國劃分為四個防空區,每區又劃分為若干個防空分割槽,各防空區部署一個戰鬥機大隊,防空分割槽則部署二至三個戰鬥機中隊,一旦德機來襲,防空區只下達出擊命令,具體作戰指揮由防空分割槽指揮部組織。
英軍本土防空的特點是:兵力上統一指揮,集中使用,全面防禦,突出重點,縱深梯次配置;以戰鬥機為主,高射炮、攔阻氣球和探照燈為輔,配合使用。
英軍最大的困難是飛行員不足,由於戰前強調飛行員質量,開辦培訓飛行員的學校很少,加上在戰爭中的損失,飛行員數量開始出現危機,道丁上將一面開辦新的培訓學校,加緊培訓空勤、地勤人員,一面徵召在英國的法國、比利時、捷克和波蘭等被佔領國的飛行員加入英國空軍,還從海軍航空兵部隊借調68名飛行員,並招募英聯邦國家的空、地勤人員。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至1940年8月初,英國空軍飛行員數量上升到1434人,併為每架飛機配備了由機械師、機械師助理、鉗工、裝配工和無線電技工各一名組成的地勤小組,能在35分鐘裡完成出擊檢查,12分鐘裡為剛著陸飛機完成下一次起飛準備,為即將開始的空戰做好了人員準備。
小試屠刀不列顛空戰進入7月,德軍開始了戰前準備,航空兵部隊從本土向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國轉場,前線機場的擴建,部隊的調動集結,人員物資的補充,都需要時間。
但德國空軍不願這樣坐等,以小部分部隊在進行戰前準備的同時就開始了試探性的攻擊。
7月10日起,德軍以英國南部港口和英吉利海峽航行的船隻為目標發動了攻擊,德軍作戰目的有兩項,一是瞭解英軍防空能力,查明英國空軍的部署;二是誘使英機出戰,在空戰中消耗英軍力量。
英軍由於在歐洲大陸消耗較大,需要休整補充,所以採取避戰戰略,只以小機群迎戰,同時在空戰中檢驗雷達引導截擊的戰術。
從7月10日至8月12日,德軍共出動飛機5376架次,投彈1473噸,擊沉英軍4艘驅逐艦和18艘運輸船,德軍有186架飛機被擊落,135架被擊傷。
英軍損失飛機148架。總體而言,這一階段作戰完全是試探性,規模有限。
與此同時德國空軍指揮機關開始制定作戰方案,7月下旬,參戰的主力部隊第2、第3航空隊聯合草擬了方案,7月29日空軍作戰局對這一方案進行了研究,8月1日第2、第3航空隊根據作戰局的意見遞交了修正方案,8月1日希特勒和總參謀長約德爾聯合簽發了對英實施全面空襲的第十七號指令,8月2日空軍司令戈林下達了空軍作戰指令,戈林定於8月10日發起第一次大規模空襲,這天將以
“鷹日”為代號。8月初,德國空軍為對英作戰而集結的飛機已達2669架,其中梅塞施米特109戰鬥機933架,梅塞施米特110戰鬥機375架,容克87俯衝轟炸機346架,容克88、亨克爾111和道尼爾17轟炸機共1015架。
8月10日,英國南部地區天氣非常惡劣,
“鷹日”攻擊被迫延期。8月11日和8月12日,天氣依然沒有多大好轉,德軍出動了部分飛機,攻擊了英軍雷達站,五個遭嚴重破壞,一個被完全摧毀,由於德軍主要轟炸雷達站的天線而不是核心的控制室,英軍能夠迅速修復,德軍無線電偵測部門又很快發現了雷達訊號,認為攻擊雷達站是毫無作用的,因此不久就終止了對雷達站的攻擊,鑄成大錯。
鷹日不列顛空戰被大肆宣揚的
“鷹日”攻擊終於在8月13日開始,戰史上將8月13日至8月23日作為不列顛戰役的第一階段,德軍在這一階段主要目的就是消滅英國空軍主力,由於德軍飛機航程有限,所以攻擊主要集中在英格蘭南部,企圖儘可能在南部戰鬥中消耗英軍力量,為以後攻擊中部地區創造條件。
德軍除以戰鬥機掩護轟炸機突擊英軍機場外,還以戰鬥機組成遊獵群,專門尋找英軍戰鬥機空戰。
8月13日,由於天氣仍不理想,部分戰鬥機沒有按計劃起飛,開局顯得有些混亂。
全天德軍投入1485架次,白天突擊英國南部七個機場,晚間則攻擊英軍飛機制造廠。
英軍出動了727架次迎戰,在波特蘭和南安普敦的空戰尤為激烈,德軍有47架飛機被擊落,80餘架被擊傷,英軍僅損失12架
“颶風”和1架
“噴火”,機場遭受的損失微不足道。8月14日,天氣依舊是陰雲密佈,德軍僅進行了小編隊的零星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