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巔四人,都沒有絲毫的想給那個商隊一個警示的想法。施恩未必得益,結仇必然無利,何苦來哉。尤其是不瞭解雙方的根源,就更不可輕舉妄動,說不定會招致禍事。

這四人的世界觀裡,都不會簡單地評判人的好壞。而且,人這種動物,不能輕易用好壞來評定。下面那隻商隊,未必就沒幹過殺人放火的惡事。伏擊者,也不一定就是針對財物,或許是復仇也說不定。

就算是為了劫財,也不能說他們就一定是壞人,被迫上山落草也是有可能的。即使不是因為生活所迫,也不能說劫匪就一定是壞人,只是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這是由這個武力為尊、人情冷漠、法律淡薄的世界所導致的。雲風自己就幹過劫匪,他可不會認為自己是壞人。

說話間,商隊的前鋒已進入樹林間的夾道,尾部也轉出山坳,整個隊伍全部展現於樹林中人的視野。

樹林中突然發出一聲尖嘯,一顆煙花狀的訊號彈沖天而起。旋即,弓箭,投槍,石塊等,朝著商隊,疾雨般傾瀉下來,後面是手持各種武器的大量灰衣人,伴著山呼海嘯的吶喊,奔湧而出。

雲風看的喃喃自語,“出手太早了。這些劫匪難道是新手?”以他的經驗,若是不想多造殺孽的話,那最好是出手更早一點。當然,那得有絕對的壓倒性實力。

現在商隊的前鋒都已經進入了埋伏圈,就必然要廝殺了。既然廝殺已是必然,那麼至少要等商隊的大部分都進入埋伏圈再動手,才能瞬間給商隊護衛以最大的殺傷,儘量減少己方的傷亡。

此時動手,顯然不是一個合適的時機。

商隊猝不及防下,前鋒損失慘重,被射中、扎中、砍到的武士不下數十人,隊伍亂作一團。

不出雲風的意料,商隊的護衛好肯定多

(本章未完,請翻頁)

次經歷過這種場面,素質都是極高的,很快就穩住頹勢。在一個青衣漢子的指揮下,中後部也不是商隊自己的護衛隊還是鏢行的鏢手,迅速組成兩個衝鋒馬隊,自商隊兩側猛衝而上。前方與劫匪交戰的護衛有默契地聞聲避讓。

這下,雜亂的劫匪可就吃了大虧,被撞倒,砍殺的數量急劇上升。

可惜的是,地理環境限制了馬隊的發揮。林間夾道的寬度有限,馬隊衝不進去。到了樹林邊緣,馬隊只能止步。

有些人駐馬砍殺,有些人下馬交手,於是陷入一片混戰。

商隊護衛騎在馬上,雖然居高臨下,但活動範圍和靈活性受到限制,再次落入下風。由此可見那些劫匪雖然經驗不足,但戰力還是不錯的。

青衣首領大喝一聲,“全部下馬。”帶頭飛身而起,揮刀殺入戰圈。

雲風四人為了看得清楚,沿著山脊來到交戰區上方,離戰區的直線距離只有兩三里左右。二老本不喜歡湊熱鬧,卻希望雲風能從觀戰中學得一些經驗。二老還不知道雲風曾是一個大帝國的帝王,只是覺得雲風將來要跟八教相抗的話,戰陣經驗必不可少。雲風則是想起高遠風曾經的歷練,純粹看熱鬧。歷言嘛,雲風的想法就是聖旨。

以四人的目力,這個距離自是看得清清楚楚。

數百人交戰,其中有三人較為引人注目。兩位是綵衣女將,一位使劍,翩若飛蝶。一位雙手柳葉刀,光如輪轉。這兩位武技實在不咋滴,僅夠自保,還偏偏一副奮勇當先的架勢。這二位身先士卒,影響是雙面的。一種是極大地激發了士氣,護衛們嗷嗷叫著像是打了雞血。另一方面卻是累贅,使得身邊有不少人要專心保護她兩的安全。

另一位就是青衣首領,手持大砍刀,輾轉騰挪,進退自如。大砍刀周圍像日冕一樣,明顯有一個淡橙色的光圈。

青衣人出手,幾無一合之敵,所向披靡。

在青衣首領快要進入樹林時,警兆大作,猛地抬頭,同時後退一步。

一個黑衣人從樹梢上電射而下,手中長刀以泰山壓頂之勢,照青衣人的頭頂全力一劈。長刀前端,赫然也有一個淡紅色的光影。

嗆啷一聲爆響,碰撞處,有橙紅色的光圈閃現。而後,兩人兵器皆斷為兩截。各自把手中斷刀甩向對方,徒手戰在一起。

“咦?”山脊觀戰的三人同聲驚呼。

二老和歷言吃驚的原因,是因為對戰的那二人居然都是中階後期的靈士。

靈士(超人)是什麼概念呢?

東洲目前最高階的武力,當然是修士,號稱半仙。可修士數量稀少,基本集中在九大仙教。在燕域,仙教之下,是不允許有修士存在的。這裡不是燕域,可一級大勢力(相當於燕域的八階宗門)才有那麼三五位。二級中等勢力有那麼一兩位就不錯了。至於三級以下的小勢力根本養不起。

全東洲所有修士加起來也不過千數,這還得算上柳勇這種散修。對於各大勢力來說,修士幾乎相當於核武級別,主要用於震懾,一般極少出手。修士出手耗損的元氣,必須要用高階靈晶來恢復。高階靈晶的價值,不是用普通的金銀能衡量的。

修士以下,就是靈士(超人),是目前東洲各俗世戰場上的實際最高戰力。

靈士雖比修士多得多,但估計整個東洲也不過就幾萬而已。相比於東洲過百億的人口,就顯得寥若晨星了。絕對是各方的核心級人物,都是帝王、重臣、大將之類的大人物,最低也是郡守以上級別,尤其是中高階靈士。

一支數萬人甚至十來萬人的大軍,可能也就一兩個靈士。一個小小的商隊和劫匪隊伍,居然同時各有一名中階靈士出現,自然讓人驚詫了。

雲風則是又驚又喜,因為從樹林裡躍出的那位靈士,他認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