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腳步輕快,跟上了與衛青商談軍隊改制問題的霍去病:“正要謝過郎中令的支援,助力造船。”

霍去病道:“這是與國有大利的事,夫子何必謝我。

早前曾答應夫子,建文廟之事,多日前已啟奏陛下。允了文廟建設的旨意,不知籌備的如何?”

董仲舒笑:“這正是我過來,要謝霍侯的第二件事。

老夫本是告老之身,而今多有所求,人在朝中,奔走忙碌,實在慚愧。”

霍去病道:“夫子若有跑腿的事,儘可交給我家弟弟,讓他多鍛鍊鍛鍊。”

“霍光天賦之佳,大出老夫預料。霍侯能將他送到我身邊,自當盡力教誨。

霍侯有事可去忙碌,稍後我再去你那裡拜訪,咱們細談。”

和董仲舒分開後,霍去病跟著舅父來到大將軍,大司馬所在的未央宮前殿右側翼,一間偏殿內。

這裡是衛青武極人臣,坐到大漢武將第一,處理天下軍務的地方。

大將軍殿內,佈置簡樸。

只有一張長案,上邊放著將印,以及天下各地送來的軍務奏簡。

長案後方,一左一右是皇帝親賜的將軍甲,另一側是一杆大槍。

霍去病瞄了眼案上,若一座小山堆砌的公文,暗自頭大。

他管理十萬禁軍,已覺得每天事務纏身。

舅父掌管整個漢軍體系,百萬軍伍,事情之多,可想而知。

還有掌握天下事的皇帝,都是重體力勞動者。

“你想對軍制做些調整,我是支援的。

但要記得步子不能邁太大,循序漸進,還要看好時機,眼下國庫負擔非常重。”

衛青諄諄教誨道:“抵禦外敵,治理國事,處處需銀錢支援。

若我們需索太大,會讓國庫入不敷出,導致稅賦攀升,才能提高國庫收益。隨之而來的是民眾負擔加重。你我立身的位置,是要考慮這些的,行諸事,要知道取捨。”

霍去病肅容答應。

甥舅二人碰了下軍制調整的方案,便各行其事。

霍去病回到禁軍大殿,忙碌了一會兒,門外有親軍通傳,董仲舒又來拜訪。

這次他還帶了幾個人一起來,卻是溫宿,尉頭,疏勒等西域幾國的原國主。

此外還有一身湖藍搖步裙,雪白皓腕上帶著多個金漆手鐲,宛若環佩叮噹的羅什娜。

西域諸國中,除了龜茲,姑墨兩國之主得到優待,被皇帝封賞後已返回西域,治政地方。

其他各國之主,則大多被遷入漢境,擇地居住。

羅什娜在西域地位很高,但沒有實際職務。

西域諸事初定,她便未急於回去,仍在長安停留,和劉清往來倒是頗多。

霍去病則有一段時間沒見過這位西域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