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柳太太省親(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一百五十九章 柳太太省親(上)
文怡從東陽侯府回來後的第二天早上,三姑太太柳顧氏再次來到了侍郎府。
她進府後,也不去見嫂子蔣氏,直接就往於老夫人的院子裡來。文怡與一眾姐妹當時都在於老夫人屋裡陪著說話,見丫環才通報過,柳顧氏便直接闖了進來,都吃了一驚,忙忙向她見禮。
柳顧氏一進門,兩眼就盯在文嫻身上,轉了幾轉,直把文嫻盯得滿臉通紅,方才移開了視線,向於老夫人請安。
於老夫人心情還算好,笑著讓她起來了,還道:“我雖叫你過來坐坐,有事商量,但你也用不著這樣急,才吃過早飯呢,難不成你天剛亮就出門了?”又指了指文怡姐妹們面前的圓桌:“這是昨兒五丫頭往路王府做客時,王妃與世子妃賞的,你過來瞧瞧,挑兩樣帶回去吧。”
柳顧氏這才看到那桌面上放著兩隻剔紅的方盒,一隻放著各式精美的堆紗宮花,一隻盛著十二枚樣式各異的白玉佩,都是精緻的內造之物,如今可不多見了,雖不值什麼錢,但戴著出門做客,可是體面得很。她又特地看了文嫻一眼,文嫻紅臉低下了頭。
文娟在旁撇撇嘴,心裡暗暗抱怨。姐姐將王妃與世子妃賞賜的東西分給姐妹們,每人都只是客氣地拿一樣,連在自個兒院子裡養病的文慧,都懂得禮數,只留下了一支宮花,祖母怎麼一開口就給了姑母兩樣,也不問姐姐一聲。
文怡心裡卻在想,三姑母神色古怪,莫非是聽到了路王府有意聘文嫻為媳的傳言?而她之所以會來,似乎是大伯祖母傳召,聯想到昨日自己說的話,她雙頰微微一紅,心卻不可抑制地跳得飛快。
柳顧氏正要開口跟於老夫人說話,但又看了幾個女孩子一眼,清咳一聲:“母親,女兒有要事想跟您商量。”特地在“要事”這兩個字上加重了語氣。
於老夫人眨了眨眼,和藹地對文怡等人道:“你們回去吧,今日天氣陰沉沉的,看來快要下雪了,午飯你們在自個兒屋裡吃吧,不必特地過來,免得受了風。”
眾女齊齊應了聲,便紛紛告退了。文嫻猶豫了一下,沒把那兩隻盒子帶走,就這樣留在了桌面上。文娟順手給它們蓋上了蓋子,一步三回頭地去了。
她們一走,柳顧氏又斥退了丫環,便急不可待地走到母親身邊的椅子坐下,問:“母親,我聽說咱們家五丫頭連著去了幾回路王府,頗得路王妃青眼,馬上就要做太子妾室了,是不是?”
於老夫人臉上的微笑忽然凝結住,變得有些哭笑不得:“你打哪裡聽來的胡話?路王妃看中咱們家五丫頭,是打算配給她孫子的,又幹太子什麼事?”
柳顧氏怔了怔,臉上閃過一絲失望之色,但旋即又打起精神來:“路王的孫子?是哪一個?世孫麼?”
“就是那個綽號叫‘琴痴’的,路王家的庶孫。世子妃也很贊成,還讓兩個孩子見過一面,聽說那位小王孫對咱們五丫頭挺滿意的。”
柳顧氏更失望了:“居然是那個孩子?這門親事……不大好吧?我也聽說過他的傳聞,據說是個沒什麼本事的,不過是得路王寵愛罷了。”
“有什麼不好的?”於老夫人不以為然,“能與宗室王爺結親,本人也是品貌雙全的,還有什麼可嫌棄的地方?我自然知道他愛好風雅,向來不理政事,但難得是個太平王府裡的太平王孫,一輩子平平安安,你侄女兒能配這麼一個人,也算是她的福氣了。朝中的顯貴,又或是身份尊貴體面些的官家子弟,固然是好,但你也要看一看現在是什麼時候,你二哥不過空有個進士名頭,連個正經官職都沒有,憑什麼叫人看中你侄女呢?”
柳顧氏訥訥地說不出話來。於老夫人的顧慮也不是沒有道理,之前,就因為她行事不慎,只顧著拉攏東平王府,叫人在御前進了讒言,不但丈夫捱了聖上訓斥,連孃家兄長也受了連累。雖說此時柳家已經重新得到了聖上的信任,到底不比先前,更何況,丈夫還不曾消氣呢,連外人都知道柳尚書與夫人不和,又怎會給她孃家體面?
只是她仍舊有些不服氣:“太平王府的太平王孫,聽著似乎尊貴,實際上遇到事,全不管用母親帶了侄女兒們上京來,原是盼著給她們找一門好親事,給家裡也添些助力的,可如今,嫡出的五丫頭配了個空頭王孫,六丫頭您又許給我家,剩下的九丫頭十丫頭,一個是孤女,一個是庶出,哪一個能頂用?難不成那些體面的人家,還能看上她們做正經媳婦不成?”
於老夫人瞥了她一眼:“誰跟你說我帶幾個孩子上京,是為了給家裡添助力的?”
“您不是……”柳顧氏不解,“大哥特意囑咐的,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