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背後真相(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一百二十七章 背後真相(上)
文怡看著冬葵、秀竹與何家的三人將行李收拾妥當,便吩咐何家的出去問長房的管事搬行李的具體次序安排,自己卻拿出一本書,倚在床邊翻看,裝作在打發時間,實際上,半個字都沒看進去。
艙房門板被推開,趙嬤嬤回來了。文怡連忙迎上去,壓低了聲音:“如何?”
趙嬤嬤點點頭,小聲道:“嬤嬤已經給如意捎了信兒,她眼下正送那人下船,還要去察看老太太的行李搬得如何了,做完了這些,就會過來,對別人就說是來看小姐的行李是否收拾妥當了。”
文怡喜道:“那是再好不過了,多謝嬤嬤,辛苦你了”
趙嬤嬤笑眯了眼:“這點小事,說什麼辛苦?嬤嬤這一路上也沒幫到小姐什麼,心裡正不安呢,小姐有事差嬤嬤去辦,嬤嬤打從心底裡高興”
文怡笑了,又拉著她道:“嬤嬤這些天跟長房的婆子媳婦和小丫頭也混熟了吧?你能不能……跟她們拉拉家常,不必太過刻意,但若能打聽些大伯母的事就好了。我總覺得……她對羅四嬸的態度反反覆覆的,好一陣,歹一陣,好的時候,恨不得是一個娘肚子裡出來的,歹的時候,不是總有理由避而不見,就是見了面也冷冷淡淡的,這實在古怪得緊,偏大伯祖母對羅四嬸又一向親近,並不見有什麼異狀。我怕當中有什麼我不知道的事發生了,將來會傷及我們與羅四嬸的情誼,嬤嬤就幫著探探大伯母她們的口風,如何?”
趙嬤嬤鄭重點頭:“放心吧這種事兒嬤嬤是做慣了的,儘管交給我”說罷便拉上秀竹,一路低聲囑咐著出去了。
不一會兒,如意來了。她站在艙房門口,就故意大聲笑著向文怡打招呼問好,又問冬葵行李收拾得如何,然後才進門。冬葵早就得了文怡的指示,十分有眼色地裝作檢查包袱,守在門口看風。文怡怕時間長了會耽擱正事,便開門見山地問如意:“方才我見大伯祖母的神色有異,又傳了京裡侍郎府派過來的家人秘密問話,可是出了什麼事?”
如意笑道:“也沒什麼要緊的,老太太是見那人方才在人前說話時,目光閃爍,似乎有些不盡不實之處,不放心,才傳了人過來再細問。”
文怡嘆了口氣:“如意姐姐,你也不必瞞我。我何嘗聽不出那人的話裡有古怪?只是我既與大伯祖母、大伯母一同上京,心裡總要有些數才好,不然……什麼事兒都被矇在鼓裡,怕是將來吃了虧,我還不知道呢可我畢竟是隔房的,身邊又沒有長輩隨行,想問也沒處問去。除了如意姐姐,我還能求誰呢?”
如意忙道:“九小姐折煞奴婢了您千萬別這麼說奴婢母親的病,還是靠了您賜的藥才好起來的,平日裡也沒少得您的賞賜,奴婢一家人都感您的大恩大德,總說不知幾時才能報答您,這會子您再說什麼求不求的,奴婢可就沒臉見您了”
文怡笑道:“我也是一時心急,方才這麼說的,你別放在心上。我是見方才那人說話吞吞吐吐的,倒象是扣船的事有什麼隱情,又覺得王府的行事著實有些怪異,難不成是貴人看不上我們顧家,所以連親戚情面都不顧了?想想半年前那位世子爺過境顧莊時的情形,倒有點這個意思……”
如意搖頭道:“王府顧不顧親戚情面,奴婢不知道,只是平日聽老太太提起,柳家與王府是常來常往的,東平王妃與我們家三姑太太最是親近,往年老太太過壽,王府的管事總要送一份賀禮來,禮數是從來不缺的因此匪亂的時候,世子……”她隱晦地看了文怡一眼,“老太太私下裡沒少生氣只是姑太太如今在柳家……有些不如意,老太太也不想跟王府鬧得太僵,因此與大太太說好,過路東平府的時候,便去王府問候一聲,請個安就好,但不能久留,免得給大老爺惹事。只是沒想到,居然又出了這個變故。”她湊到文怡耳邊,壓低了聲音:“這回扣船,十有**是因為二管事喝多了,在外頭胡說八道誰知偏偏王府的人就在邊上,正好聽見了,告到王府裡,王妃生了好大的氣二管事上門求她幫忙時,被她叫人轟了出來。二管事挨的板子,明面上是官府下的令,其實是王妃的意思,咱們家的船,也是王府故意命人扣著不放的,底下人沒法再僱到船,恐怕也是為了這個緣故……”
文怡吃了一驚,那個二管事到底說了些什麼?居然會讓東平王妃氣到這個地步……要知道,那可不是東平王或東平王世子,而是與顧家有親的王妃
她想了想,問:“二管事到底說了什麼?怎麼就碰巧遇上王府的人了呢?”
如意嘆了口氣:“說來也是巧,那一晚是羅家商行的人請二管事去一家有名的酒樓吃酒,特意要了個雅間。因為二管事沒帶人,當時具體是什麼情形,還是羅家的人後來跟幾個小廝說了,才知道的。二管事大概是喝得昏頭了,不知怎的,居然議論起六小姐來。說是六小姐這回進京,是要嫁給東平王世子的說世子爺對六小姐情有獨鍾,關係還十分親密……”
文怡大吃一驚:“這是怎麼說的?何曾有過這樣的事?”如果是文慧身邊的人,還有可能被她的言行影響,但這位二管事……不是京城侍郎府的人麼?文慧自打那一次變故發生後,還沒接觸過這位二管事吧?
“奴婢也不知道”如意直嘆氣,“二管事向來不是個糊塗的,怎麼就說出這樣的話來了呢?而且居然還大聲嚷嚷了,聽羅家人講,好像是鬧起了酒瘋若換了在別處,只要不叫外頭的人聽見,原也沒什麼,不過是在羅家人面前丟個臉,他家的人還算懂規矩,想必不會四處亂傳,可誰成想隔壁的雅間裡,就坐著東平王妃得用的一位嬤嬤好象是在待客……也不知道她是怎麼聽見的,當即就帶人過來掌嘴,又喝令他們不許再胡編亂造攀扯貴人。二管事被打懵了,是被羅家人抬回去的,第二天快到午時才醒過來,這才耽擱了去衙門領人的事。”
文怡聽得目瞪口呆,但她很快就抓住了一個關鍵句:“王妃身邊的嬤嬤……為何要在外頭酒樓裡待客?”
“這個奴婢就不知道了。”如意歪歪腦袋,“想來……咱們家的管事,若是遇到什麼事,要請要緊的客人吃酒,也有去酒樓的。畢竟,在自個兒家裡待客,有些不夠尊重,可又沒有佔用主人家地方的理兒。”她笑道,“老太太從前用慣的幾位嬤嬤,每年遇上內院要進人時,也有許多人請她們出去吃酒呢,家常便飯是上不得檯面的,怎麼也得去有名的館子裡叫上一桌上等席面,才能拿得出手,有時也會去館子裡吃。她們都上了年紀了,不象我們做丫頭的,出門不方便。”
王妃身邊的嬤嬤……在有名的酒樓裡款待客人……二管事在隔壁議論六小姐與東平王世子的緋聞……嬤嬤過來制止,還打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