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水路通津(第2/2頁)
章節報錯
文娟瞪他:“聽聽又怎麼了?船上如此無聊,聽來消遣也好,回頭五姐姐好了,我也可以告訴她,讓她高興高興!”
文怡嘆了口氣,對趙孟道:“雖然我們也想去城裡見識見識,但眼下實在是不方便,我等會兒去請大伯祖母與大伯母的示下,看她們怎麼說,再來回復趙掌櫃吧。”
趙孟自然是笑眯眯地應了。文怡勸了文安文娟幾句,見那大夫從艙房裡上來了,忙派冬葵去問,後者回來稟報說:“開了方子,已經讓人熬藥去了。大夫還留了一小匣藥膏,說是擦了可以止暈船,五小姐擦了,似乎精神好了些。”
文怡聞言忙叫過文娟,下艙房裡去看文嫻,果然見她臉色稍有起色,只是仍舊有氣無力的,便把那下船進城遊玩的興致打消了幾分,只坐在床邊輕聲安慰她。文娟則在於老夫人耳邊小聲說了幾句話,被她瞪了一眼:“胡說!咱們是什麼樣兒的人家?拋頭露面的成何體統?!”
文娟不甘心地小聲道:“又不是到別的地方去,不過是咱們家的鋪子,常年聽家裡人說起那鋪子裡的貨物如何新奇,卻從未親眼見過,孫女兒也不過是想開開眼界……再說,五姐姐這般模樣,留在船上也是難受,不如送到鋪子後院裡休養兩日,只怕就好了!”
蔣氏皺了皺眉:“咱們起程已經遲了,路上再耽擱,若是不能趕在江水結冰前到達歸海城,就要堵在路上了,那可得開春冰化了才能繼續走。天寒地凍的,我們倒還罷了,老太太如何禁得住?!”
文嫻弱弱地道:“怎能因為我一個人,就耽誤了祖母與伯母的行程?我沒事的,伯母只管讓船家起程就是……”但馬上就感覺到一陣頭暈,無力地倒回枕邊。
文娟咬了咬唇,雖是不甘不願的,但也不好再說什麼了。這幾個月裡她在祖母跟前還算有點體面,但終究不好放肆太過。
文怡見狀便笑著打圓場:“方才在上面,趙掌櫃的提過,象五姐姐這樣的,只要多坐兩日船,習慣了就沒事了,若是走兩日,歇兩日,反而更難受呢。如今且讓姐姐喝了藥試試,若還能支援,再起程吧。至於城裡的景緻,橫豎這裡離顧莊也近,日後再來也是一樣的。若是怕船上悶,不如讓趙管事過來說說城中趣事,消遣一二,也就是了。”
蔣氏臉色好看了些,面上也有了笑意:“這話說得是。其實咱們自家鋪子裡的東西,叫人送來瞧也是一樣的,何必非要進城去?”便讓婆子去吩咐那趙孟,讓他把幾個鋪子裡的新奇物事,都打點了送過來給於老夫人與兒女、侄女們看。
文怡啞然。文娟倒是很高興,連於老夫人臉上也露出了微笑。
趙孟聽了這個命令,臉上笑容依舊,額上卻冒出汗來,但東家吩咐了,他也只好乾笑著道:“既如此,小的這就回鋪子裡打點。”正要轉身下船,卻看到一行人抬著兩頂小轎在碼頭上往這邊走來,那小轎十分眼熟,他想了想,立時大驚失色,急急下船迎上前去。
為首的那頂小轎轎簾一掀,一個窈窕的身影彎腰走了下來,卻正是文慧。她身上穿著嶄新的海棠紅小襖、寶藍色纏枝牡丹繡花馬面裙,外披大紅羽緞斗篷,頭上插著一根多寶金步搖,五彩寶石晃呀晃的,在太陽光底下十分顯眼。她抬起頭來,看了看船上,嫣然一笑,便招呼著身後隨侍的丫頭婆子們,往船板走來。
等她上了船,文怡等人已經得了訊息上了甲板,見她一身新衣,都吃了一驚。蔣氏忙拉著她進了樓艙,上下打量一番,方才問:“這是才剛進城買的?”
文慧點點頭,又笑著湊到母親身邊:“您聞聞,這是薰風閣才進的新香,說是西洋來的,女兒聞著倒有幾分象桂花的味兒,跟京裡香鋪出的香比,略清雅些,聞著也不討厭。女兒還替母親買了一瓶玫瑰香的,一瓶百合香的,回頭母親試了看喜歡哪一種?”
蔣氏從來對女兒都是千依百順的,見女兒穿了小半年粗衣布裙,連脂粉都沒心情擦,已經心疼得不行了,如今見女兒打扮一新,別有一番嫵媚風度,又懂得孝順,便樂得合不攏嘴:“你這孩子,就知道嘴甜!以後想要再下船,好歹跟我說一聲,不然遇到事可怎麼好?”
文慧撅嘴道:“母親又教訓人了!女兒這回可沒胡鬧,您瞧瞧,我帶了十來個人呢!又是坐轎子去的,能遇到什麼事?您放心,這一路上女兒安份得很,沒叫不三不四的人看見!”
蔣氏聽了也就不再說什麼了,興致勃勃地拉著女兒去瞧帶回來的東西,倒是於老夫人臉色不大好看,連文慧專門為她買的沉香手串也只是掃了一眼,便推說江風吹得頭疼,回艙去了。後來趙孟送了幾箱鋪子裡的貨物來,她也沒心情去瞧,只有蔣氏與文娟各挑了兩樣首飾,文娟還替文嫻挑了兩件。文慧看不上眼,文安則賞玩一番後,又丟開手了。倒是文怡見文嫻的氣色略有好轉,便暗地裡讓丫頭去找何家的,讓她陪著趙嬤嬤,租了輛馬車進城轉了一圈,買了幾樣特產,再往聶珩提過的書鋪裡尋了兩本遊記來。
趙嬤嬤與何家的回到港口,便到大船上來與文怡說話,提起城中熱鬧,百業興旺,她們還到康城書院走了一圈,看看聶家表少爺曾讀過書的地方是什麼樣的,以後興許連十七少爺也要去那裡讀書呢。那裡書鋪文房店都極多,衣食住行也方便,還有許多專門租給外地學子的小宅,又幹淨又清雅,租金雖偏貴,卻仍舊供不應求。
文怡聽了心中一動:家中田產雖不少,但看天吃飯,若是遇上災年,收成便要大打折扣,既有幾個餘錢,不如在康城置幾個這樣的小宅,租與學子,倒是個長久的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