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明日可期(第1/2頁)
章節報錯
盧老夫人微微一笑,點了點頭:“是柳家東行哥兒方才悄悄兒遞給我的。他去八房與你十五嬸診脈,開了個應急的安胎方子,又讓我派人去請蕭老爺子過來。你遣冬葵向我報信,我要帶小六去長房,他便拿了這帖子出來。”她嘆了口氣,“他有這個心,倒也難得。不然咱們一直等你三姑母送庚帖,要等到什麼時候?不是她的親兒,她想必是不會著急的,若是一直拖著,咱們家倒麻煩了。”
議親才議了個頭,雙方都沒推辭,便等於是口頭約定了,如果不能繼續下去,又遲遲不再提起,無論是哪一方,都不好再另說親事。尤其是這樣親上作親的,一不小心,就要得罪親戚。三姑母固然不會得罪孃家族親,但一直拖下去,也不是辦法。
文怡低下頭,帶著幾分羞意捏著那庚帖,心裡又是甜,又有幾分擔憂。柳東行主動送庚帖來,顯然是不想讓三姑母再拖下去了,但他是私下遞過來的,似乎有些不妥當。
她忍不住小聲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盧老夫人便笑道:“傻孩子,這有什麼?庚帖雖是私下遞過來的,但婚事卻不是私下議的。明明是你姑母以他嬸孃的身份,當著你大伯母祖和兩位伯母的面,向祖母提的親事。祖母向她討要行哥兒的庚帖,她也答應了,只說稍後就送來。不過是因為這些天事多忙亂,她一時顧不上罷了,既然如今庚帖過來了,是誰送的又有什麼要緊?只要庚帖裡寫的字兒不是假的,送來的又是他們柳家的人,你姑母就沒有把帖子要回去的理!”
文怡眨眨眼,也慢慢明白過來了。三姑母柳顧氏是不能公然說這庚帖是私相傳遞不能作數的,畢竟她是當著眾人的面答應要送過來,遲遲不送,不過是心裡賭氣,故意拖延時間,若是人家送了她不認,就變相等於事後反悔,是打孃家人的臉。別說六房了,就算是長房的人也不會明著幫她說話,更別說現在的族長之位,已經轉到了二房頭上。失去孃家支援的婦人,在夫家處境也不會好過,三姑母又怎會為了一個素來不待見的侄兒,甘冒得罪孃家族人的風險?
這麼說,她與柳東行的婚事算是定下一半了?
文怡臉紅了紅,嘴角露出一絲羞澀的笑意,心裡卻是暗暗歡喜的。
盧老夫人拿回庚帖,又看了一遍,也微笑道:“咱們且別聲張,若你三姑母是個懂禮的,再送庚帖來,咱們就當沒這回事,不然,還要靠這張紙去辦你倆的事呢!無論如何,這般行事終究失了些禮數,只是他一個孩子,能想到這裡也算不錯了。若是換了別人,我斷不能依的,誰叫你這小丫頭先拿了主意呢?”
文怡臉色大紅,頭垂得更低了,羞惱地嗔道:“祖母說什麼呢?!”
盧老夫人低低笑了幾聲,才道:“原來你還知道害臊?罷了,今兒祖母心裡高興,且饒了你!”她將庚帖重新袖好,直起腰來,長長地吁了口氣,低聲道:“接下來要忙你十五叔的後事,莊上也忙,且等幾日,等諸事忙完了,祖母親自進城去,尋個有名望的陰陽先生,把你倆的八字合一合,若是相宜,後頭的事就好辦了。只需把庚帖送回柳家人手裡,你倆的婚事便算是定下來了。”她抬頭看了看雙頰越來越紅的孫女,嘆了口氣,伸手輕撫文怡的頭:“傻孩子,這才是剛開始呢,你當定下親事便完了麼?要操心的事多得很!”
文怡紅著臉窩進祖母懷中,喃喃地道:“不管以後要操心什麼事,孫女兒與祖母一起操心,您千萬別累著了。孫女兒只求您老人家能平平安安,長命百歲……”
盧老夫人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輕輕撫著文怡的秀髮,低笑:“傻孩子……”
宣和堂很快就到了,祖孫倆下車進門,仲茂林得了訊息,便趕過來稟道:“小的聽了冬葵姑娘傳的話,已經照老夫人的吩咐,把後院的廂房都收拾好了,老夫人的衣物用具都搬進了正房,石楠正帶著人收拾。方才九房的廚娘已過來借了灶,眼下正在做飯菜。小的請老夫人示下,是不是讓九房的廚娘回去時捎個話,問問十五太太和幾位少爺幾時搬過來?”
文怡吃了一驚,先前她向祖母提過接十五嬸母子過來休養的,但祖母並沒有答應呀?!
她轉向盧老夫人,盧老夫人淡淡地“嗯”了一聲,道:“你記得要讓人收拾得整齊些,如今族長之職由四老爺領了,他是個守禮的人,最講究規矩,我們六房雖是好意,也不能叫人笑話失了禮數。該守的禮,該用的東西,都不能出差錯,你是個辦事辦老了的,我就都交給你了,十五太太院裡的活,就讓你老婆帶人領著。”
仲茂林有些吃驚,但臉上很快就閃過一絲喜意,磕頭退了下去。
文怡不解,跟著祖母到了正屋,見石楠已經帶著幾個丫頭婆子把祖母的物事都搬進了正屋西暖閣裡安置,忙問:“祖母,這是怎麼回事?您決定要把十五嬸接過來了麼?可那也沒必要把自己的院子讓給他們呀?!”
盧老夫人白了她一眼:“傻丫頭,後院有小門通向夾道,只要把中門一關,兩家便能互不相擾,豈不便宜?更何況他家人口不少,若不讓出後院,讓他們住哪裡去?總不能叫九房的人住了我六房的正房吧?!”
文怡明白了,不好意思地笑笑,小聲道:“我只是見他家境況堪憐,八房似乎也不大樂意讓他們久住,再說……十五叔幫了我們好幾回忙……”
“祖母自然明白這個道理。”盧老夫人淡淡地道,“其實也不是祖母提出讓他們搬過來暫住的,你十五嬸如今有了身子,又體弱,本不該挪動,只是八房也遭了匪劫火燒,心裡也有怨氣,加上你十五叔在他家屋裡嚥氣,他家便覺得不吉利。主人有了這個心思,底下人又怎會用心服侍?你十五嬸自打清醒過來,便有心要搬走,原是打算去你十七叔家的,但一聽說你十七嬸和你五姑姑偷偷去了長房賣好,便再不肯去了。祖母想著我們六房與九房向來處得好,這裡離你十七叔家又近,讓你十五嬸帶著孩子搬過來,三家人也好相互照應。今日族裡立了新族長,又要議修補房屋的事,不過兩三天就有了章程。等九房宅子建好了,他們再搬回去不遲。”
原來如此。十七叔的宅子其實就是宣和堂以前西路後方的院子,用牆隔了兩進出去。原本內宅的過道便成了他家與六房宅子之間的通道,與盧老夫人一直住的後院,有角門相通。九房的人搬過來,確實方便照應,只是……
文怡眨了眨眼:“十七嬸如此行事……只怕十五嬸不樂意她來照應吧?”
盧老夫人不以為然:“你十七嬸的做法有什麼不對,自有你十七叔管教,九房的內務,我們六房不消理會得。他們兩家原是親兄弟,我們不能叫人指責六房離間人家骨肉親情。”
文怡心神領會,但自家明明是好心幫人,卻要處處提防他人非議,叫她不由得心下暗歎。因怕祖母心裡不高興,她頓了頓,笑道:“如今有誰敢這般睜眼說瞎話?!賊人來襲時,是您下令家人高聲示警的,救了許多族人呢!今日大會,也是您開口說了公道話,才讓長房與二房開始商議族人們劫後的救助撫卹事宜。您老人家在族中的威望可高著呢,人人都敬重您,想必從今往後,再不會有人不知好歹地怠慢您了!”
盧老夫人瞥了她一眼,輕斥:“誇誇其談!”文怡抿嘴偷笑,並不以為意。盧老夫人瞪了她一眼,方才嘆了口氣,低喃:“只盼著你十五嬸能堅持下來,好好把孩子生下……”文怡一聽,想起母親與弟弟,面上也不由得黯淡了幾分。
前院家人忽然來報:“老夫人,小姐,舅老爺一家來了!”文怡吃了一驚,忙用帕子拭去眼角的淚痕,扶著祖母趕往前院。
聶家昌身上還帶著幾分風塵僕僕,似乎是趕路過來的,一進門便先四處張望,見宅子沒事,又拉著六房的門房錢叔細問外甥女兒安危,得知全家平安,方才鬆了口氣,領著妻兒往前廳看茶。文怡一出來,他就起身趕上前,上上下下打量了幾回,才紅了眼圈道:“老天保佑,可嚇死舅舅了!”一抹臉,眼淚便往外飆。
文怡也紅了眼圈,行禮道:“讓舅舅擔心了,外甥女兒一切安好。只是外頭大門叫賊人砍了幾刀,有驚無險罷了。”
聶家昌胡亂點頭,忽然瞥見盧老夫人在側,醒悟到自己失了禮數,不由得老臉一紅,退後幾步見禮:“見過老太君。”
盧老夫人對他倒是和顏悅色了些,微微點頭:“舅老爺有心了,是昨兒從平陰出發過來的?”
聶家昌微笑以對,秦氏插嘴道:“可不是麼?他一得到訊息,就嚇得跟什麼似的,立時叫人喚了兒子回家,又讓人打點馬車,全家連夜趕過來了,路上都顧不得休息。我早勸他,老太君是個經年的老人家,外甥女兒又精明能幹,既是早就有了提防,又怎會涉險呢?!況且傳聞說匪徒已經被官兵剿滅了,顧莊只是燒了些屋子,想必外甥女兒不要緊。他只不信!”
盧老夫人微微一笑,轉身去正位坐下。聶家昌回頭瞄了妻子一眼,聶珩上前一步擋住了他的視線,跪下向盧老夫人見禮。文怡明白了他的用意,便在他起身後,趕緊向秦氏請安問好。
眾人見過禮,各自落座。盧老夫人才微笑道:“這回匪劫,確是兇險,九丫頭的一個叔叔沒了,家裡房子也燒了大半,留下孤兒寡母,怪可憐的。我便勸侄兒媳婦,她肚子裡還有孩子呢,便是再傷心,為了骨肉,也要好生保重才是。還好她是個明事理的孩子,已經安穩下來了。如今族裡正商議著,要如何助他家恢復元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