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當然是抓俘虜了(第3/3頁)
章節報錯
他就怕張一凡這個年輕人意氣用事,不知道事情輕重,就又耐心地解釋道:“我們這次大勝,韃子必然會有應對之策。遼東納哈出那邊不說,草原深處的韃子,也必然會遷移一部分過來,一來佔據那些水草之地,二來也是防備我們突然深入草原,作為預警之用。如果我們派軍進攻遼東那邊,一旦拖得時間久了,草原深處的援軍就很可能會趕來的。”
他的這些分析,可都是有理有據的。這不,就連藍玉聽了,都是知道沒戲了,又低下頭去拿筷子了。
他是悍勇,但他又不是沒腦子,自然分得清徐達說得有沒有道理!
可誰知,藍玉才拿起筷子呢,就聽到張一凡說話道:“我們走海路不就得了!”
一聽到這話,藍玉立刻抬頭,臉上帶了一點驚喜了:對啊,走海路啊!
只聽張一凡繼續補充說道:“等到年後,渤海解凍,可以行船了。四哥手中不是有大明最精銳的水師麼?完全可以走海路去遼東,打他一個勝仗,然後沿海路回來,蒙古韃子又沒有船,只能乾瞪眼的份!”
他的這個話,算是一語驚醒夢中人了!
徐達不說,朱棣本身就領著大明水師,自然知道水師的戰力如何,海上機動如何!而藍玉,就因為比試輸了,也去朱棣的水師當了幾年將領過。
這些打慣了陸地上戰事的將領,習慣於陸地戰的思路去考慮問題,對於水師的運用,潛意識地就沒有多想。
但是,後世的人不一樣啊!
海權的重要性,是個人都知道。更是知道,華夏後面屈辱的歷史,就是從海上來的。因此,不管如何,草原兇險之處可以不知道,但是海上的這些,卻是絕對知道的。
他這麼一提之後,就連徐達都認真了起來,沒有一下反駁張一凡的堅持,就在那思考了起來。
對於遼東的軍情,燕王府上這幾位,可以說,都是聊熟於胸的。張一凡這麼一說,他們就都立刻根據局勢思考了起來。
甚至,朱棣想了一會之後,便立刻站了起來,對他丈人說道:“我們去軍機殿看看!”
軍機殿那邊,擺放著關外沙盤,當然也包括遼東那邊。就著沙盤考慮,就會更為清晰一些。
藍玉聽了,第一個站了起來。徐達也站了起來,都離席走人。
張一凡:“……”
他有些無語,抬頭看看他側面那邊的燕王妃,只能苦笑一下道:“連個年夜飯都不能好好吃,我想回南京了!”
燕王妃對自己老爹和丈夫的性格,那是非常瞭解的,只能同樣回以苦笑。她也沒法管,只能管好兒子了。
反而是已經走到殿門處的朱棣聽到,轉回頭回了一嘴道:“早點把韃子滅了,那就早點能回去和大妹團聚,別磨蹭了,趕緊的。”
“呀!”張一凡嘆了一聲,攤上了不近人情的一家子,皇家無情啊!
不過話也說回來,就這個年代,從北平回南京一趟,太遠了!垃圾的交通,想念後世的高鐵啊!
張一凡一邊跟著去軍機殿那邊,一邊心中想著,回頭得把蒸汽機也搞出來,只要出了蒸汽火車,那大明朝的交通也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後世被鄙視的綠皮火車,坐個三天三夜才能到的那種,放到這個時代,也是震驚這個時代的存在!
這麼想想,好像自己要做得事情,真得是有好多!
北方戰事,真得要早點結束才好啊!
經過走廊時,看到庭院裡已經又是厚厚的一層雪,覆蓋了所有能覆蓋的,雖是夜幕之下,卻也見一片白。
瑞雪兆豐年,這算是個好兆頭,努努力,希望明年比原本的歷史上要更好!